几种耳声发射的临床类型及特点
近年来由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广泛开展,耳声发射已成为临床上常规的听力学检查技术;并应用于听力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本期微信,将介绍几种耳声发射的临床类型及特点,帮助大家在临床上如何选择哪种类型的耳声发射进行检测,以更好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耳声发射(OAE)系源于耳蜗并能在耳道内记录的声能,反应了耳蜗内主动生物物理机制的活动。OAE测试是一种客观的非损伤的耳蜗功能检查法,能快速无创的反应耳蜗外毛细胞及传音结构的功能状态,对临床听力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自1978年Kemp用声刺激的方法首先在人外耳道记录了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以来,虽然1979年在正常人群中记录到了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此后,不同学者相继报道了其他类型耳声发射;但临床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
SOAE即在不采用声刺激的情况下,在耳道内记录到的耳声发射。SOAE是耳蜗的正常生理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外毛细胞的正常活动,引发基底膜的振荡产生行波,由于行波能量在基底膜上阻抗不均匀处发生折返而通过逆向声传递方式,进入至外耳道内,如下图1所示。
临床并非所有听力正常人都能检测出SOAE;研究表明:听力正常人群中有40%~70%的人可以检测到SOAE;并且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右耳的检出率高于左耳;同时研究发现,4周到12月龄的健康婴幼儿的SOAE检出率明显高于1~18岁儿童及青少年。
关于SOAE出现的频率,婴幼儿和成人也有所不同。成人SOAE多出现在1~2kHz;新生儿及婴幼儿出现的频率多在2kHz~5kHz。
只有当听阈小于20~30dBHL时,才可以记录到SOAE;在听力正常人群中仅有不足50%的人能记录到SOAE;其敏感性不高,因此临床上SOAE不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临床测试项目。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还是诱发性耳声发射,根据诱发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刺激频率耳声发射。
2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
TEOAE是指当耳蜗受短时程声刺激后经一定潜伏期后以一定形式释放出的声频能量,如下图3所示。这里的短时程刺激声是指短声或短纯音,临床多采用短声(Click声)作为刺激信号
由耳机发出的刺激声信号及伪迹在电脉冲信号结束2~4ms内衰减完毕,约从第5秒开始,便可记录到由耳蜗经过中耳结构发射出来的OAE,故临床上也有人称TEOAE为“延迟OAE”。由于TEOAE与刺激信号及伪迹在时间上是分离的,故可以用相干平均方法(下期微信具体介绍)把TEOAE提取出来
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软件分析后得出的频域图进行分析。如下图4所示,在频域图上可以反应出不同频率的TEOAE信号的强度。TEOAE强度多不超过20dBSPL;低刺激强度时EOAE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长,当刺激强度达40-60dBSPL时,EOAE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呈线性增加,而趋于饱和,从而表现出非线性的特性。
另外TEOAE还有以下几个临床特点:
1.TEOAE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长率是高度依赖于频率的。不同频率的TEOAE其潜伏期是不一样的,TEOAE总是高频在先,低频在后。
2.TEOAE的频率成份与刺激声的形式有很大关系,耳蜗对频率差别较大的两个纯音构成的复合刺激能进行线性的响应,而当两个频率差别不大时则会产生非线性响应,这就是OAE的频率特异性,由于短声与短纯音的频率组成不同,由两种刺激声诱发的TEOAE频率也是不同的。
3.刺激声强度对TEOAE的波形和大小也有一定影响,高刺激强度时可以得到OAE更宽的频率范围,随着刺激水平的降低,OAE的能量越来越窄地集中到几个接近SOAE的频率上。因此,用较高刺激强度可以得到耳蜗更全面的信息。
4.TEOAE在健康人耳的检出率有不同的报导,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获得100%的检出率。由于测试时间较短,目前主要用于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中。
3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如前所述,由于正常耳蜗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当耳蜗受到2种频率的声音刺激时,由于有耳蜗的非线性活动特点,会产生畸变,出现新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的畸变声产物,其畸变声传到外耳道,称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如下图5所示。这两种原始的刺激声,称为原始音。频率较低的称为f1,频率较高的称为f2;其相应的强度为L1及L2。研究发现,以2f1-f2的频比关系的频率区处,能记录到有较高强度的DPOAE,如下图5所示。DPOAE信号与刺激声在时阈上是叠加的,但在频域中两种的频率是分离的,故可以用窄带滤波器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信号提取出来。
DPOAE幅值一般比刺激强度低60dB,但DPOAE幅值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两个初始音的强度、频率、强度差及频率比等。研究表明,f2/f1的值为1.22~1.25时可得到DPOAE在中频(1~4KHz)的最大幅值,对于低频的DPOAE的需要大一些的频率比(f2/f1=1.26)或相对强一些的刺激,而对于高频的DPOAE需要小一些的频率比(f2/f1=1.19)或低一些的刺激强度。f1的刺激强度比f2的刺激强度高10dB或更多时,DPOAE的幅值最大。
另外DPOAE频率特异性更高,能更好的反应不同频率的DPOAE信号强度情况,同时对于听力损失40-50dB患者也能检测出,因此能更好的进行耳蜗病变程度和部位(高、中、及低频耳蜗区病变)的判断
4刺激频率耳声发射(SFOAE)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是指采用连续变化频率的纯音作为刺激声,同时记录耳道内微音器检测的诱发耳声反射信息。这种由内耳返回的SFOAE与刺激纯音在时域和频域上都是重叠的,因此要把低强度的SFOAE从强刺激声中分离出来需要比较复杂的手段,在技术上比提取TEOAE和DPOAE更加困难,花费时间更长,因而对SFOAE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相对较少。
目前,对OAE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更多的还是集中在TEOAE和DPOAE两类耳声发射方面,表1对两种类型的OAE进行了大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