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上分三型: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大多数为单纯型,各型的治疗是不一样的,前二型以保守治疗为主,部分骨疡型和所有胆脂瘤型应该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为清除病因(鼻炎和鼻甲肥大)和药物治疗(抗炎和滴耳剂),如果能保持干耳,表明病情控制,如果持续不干耳,要拍CT明确诊断,手术治疗一般以乳突根治或改良乳突根治清除病灶
儿童患了分泌性中耳炎后,常有听力下降的现象。所以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的听力,发现有问题应请医生检查一下,特别是睡眠时鼾声响的小儿,要告诉医生这种情况,以便医生了解小儿是否有增殖体肥大,给予必要的处理。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的时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鼻部、咽部炎症,同时进行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治愈。对顽固病例需行鼓膜插管治疗,同时要注意是否有增殖体肥大,必要时须手术刮除肥大的增殖体。病程较长者,常发生鼓膜增厚,失去正常光泽,并可有乳白色的斑块,常称之为“石灰沉着”,为硬化组织。斑块多者,常表示中耳鼓室里也有硬化组织,这些硬化组织影响鼓膜振动,并使听骨链僵硬,从而影响声音的传导,引起耳聋。另外,长期中耳积液和中耳负压可使鼓膜萎缩变薄,内陷粘连,甚至继发胆脂瘤。发生了以上情况,须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