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菌致使的盛行症,致使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孩提。
家长本身也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给宝宝。因为大人的免疫力强,症状也较轻,一般只是手足出现疱疹不会发烧,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的携带,通过与宝宝的亲密接触便传染给孩子。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父母一定要注意给宝贝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地洗手。同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手部清洁,以免将手上的病毒通过喂饭、喂水、拥抱等亲密动作传染给宝贝。
对症处理,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复查。
手、足、臀皮肤出现非特异性红丘疹,伴有精神差,持续发热不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嘴唇发紫,抽搐、肢体拉动或无力。
婴幼儿和儿童容易发感染,3岁及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因成人的免疫系统完善,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