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手足口病患者的三大饮食禁忌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最新发布
2017-09-06

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VS排阵型咽峡炎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五岁以下宝宝的急性传染病,致病原因主要是肠道内的各种病毒,一旦病感染,手上、嘴里、脚上以及臀部都会出现绿豆大小的水疱,并伴有身体不适,比如低热、腹泻、咳嗽等不良症状。

标签: 手足口病 低热 腹泻 
2017-09-06

手足口病有什么明显症状 应该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标签: 手足口病 发热 咳嗽 
2017-09-06

如何知道孩子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 得了手足口病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那么对于辛辣或者是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是尽量要少吃的,对于其他的事物只要孩子能吃就没什么禁忌的,像是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一类的家长可以变着花样的来给孩子做辅食,如果孩子口腔里有水疱那妈妈们就要多加注意了。

2017-09-06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呢? 患上了手足口病家长应该怎么调护?

首先,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应采取自行隔离的措施,以防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在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不宜食用牛、羊肉,辛辣及煎炸食物等。在疾病恢复期应吃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汤类或熬粥食用,应注意食物的温度都不宜过烫。

2017-09-06

什么是手足口病? 怎么观察宝宝是否患上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孩子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可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常出现流涎和拒食的表现。

2017-09-06

手足口病是个啥? 手足口病的症状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标签: 口痛 厌食 低热 
2017-09-06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的表现

首先要让宝宝严格遵守爱卫生的好习惯,不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外出后都要用香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并要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

标签: 手足口病 发热 惊厥 
2017-09-06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发热:是该病的表现之一,热度轻重不一,多为38-38.5℃,只有个别患病儿童体温可迅速上升至40℃或更高,甚至出现高热惊厥。

2017-09-06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如何发现严重病例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017-09-06

手足口病的传播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为主。经口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标签: 手足口病 咳嗽 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