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病? 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荨麻疹的疹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导致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目前没有可以用的抗病毒药,所以和普通感冒一样,绝大部分会自己好,但需要警惕一些导致脑干脑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例,这部分病例虽然很少见,一旦出现很凶险。
导致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目前没有可以用的抗病毒药,所以和普通感冒一样,绝大部分会自己好,但需要警惕一些导致脑干脑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例,这部分病例虽然很少见,一旦出现很凶险。
虽说“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但柯萨奇病毒往往也通过飞沫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而在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多公众场合,因为接触密切,也会经过手、衣、物等间接传播。
手口足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所以不用吃抗生素!),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是最常见的一种,也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如EV71病毒。所以即使以前得过手口足,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病。
主要是粪—口途径或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杯具、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也可造成传播。
前者米粒大小,呈椭圆形,四围发红,看起来较为干瘪,没有明显痒感,主要出现在口腔、脚掌心等位置。后者颜色浅,多呈肤色、淡褐色或淡红色,大小不一致,或集中或分散,摸起来硬硬的,周围并不发红,痒感很强烈,集中在胸背、四肢等处。
传染途径:起初由动物传染,现在多发于1——7岁孩子。由肠道病毒引起,一般经由消化道、日常接触2种途径传播。在某些情况下,患儿可能暂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或是症状很轻,以致爸妈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病情可能加重,自己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最后也易被感染上。
家庭常备84消毒液,可用于餐具、织物、玩具、家具、一般物体表面(桌面、地面等)的消毒,84消毒液应稀释使用,家庭预防性消毒常用浓度为1:500(可使用500ml矿泉水瓶,一瓶水加一瓶盖84消毒液原液)。
轻症病例: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中、低热,38℃左右)及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多数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