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该隔离多久?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发病起2周或者症状消失后1周。如果在居家隔离期间,宝宝非要闹着去外面玩,宝妈可以带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但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哦!
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发病起2周或者症状消失后1周。如果在居家隔离期间,宝宝非要闹着去外面玩,宝妈可以带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但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哦!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源通过粪便、疱疹液将病毒污染于玩具、食具、衣物、桌、椅、门把手和游戏设施上,健康宝宝用手接触后通过口腔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病例,经过适当的治疗,在一周内可痊愈甚至可自愈。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5-7月份为高发期。在幼托机构经常会发生聚集性病例或暴发流行。
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将手足口病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占比99%左右的轻症手足口,只是发烧和出现疱疹,可以居家护理里,只要对症护理得当,随着身体免疫力的提高,自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
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因此特别提示:3岁以下的儿童只要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都要及时去医院就诊。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但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病毒。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制出预防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疫苗,研究试验设计相对规范,临床前和部分省市临床中使用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导致手足口病。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各种病毒间,甚至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宝宝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导致多次发病。
宝宝1~2周可以自愈。第二种情况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占比1%左右,多由EV71感染引起,需额外引起注意,一定要住院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会遍布全身,以前胸后背部最多。此外,头皮、脚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现透明的水泡,泡内液体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