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四条红线要守住!
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从最近一周,伴随着温度升高,科室接诊的患儿明显增多,现在门诊手足口病患儿每天有60人次左右。”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芳介绍,同时她提醒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据了解,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从全国范围看,一般4-7月为发病高峰。在南方省份,除了上述发病高峰外,一般在9-10月还会有一次小高峰。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烧、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等位置皮肤出疹子为主要特征。有少数患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时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因此得名“手足口病”。注意:该病易传染!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且传播容易。
如何应对这个让孩子疼痛、妈妈心疼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非常类似,传染性也很强。面对两种传染性疾病的爆发,预防要点有哪些?如何护理患儿?
手足口病是一种春夏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EV71病毒、科萨奇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咽痛,口腔,手足臀部疱疹,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6月到5岁的儿童普遍易感,部分较大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也有发病。
中国已经批准上市了针对EV-71灭活疫苗(重症手足口疾病几乎都是EV-71型病毒导致的),及时给宝宝接种疫苗对于减少重症、死亡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