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映,现在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做好护理的工作。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出疹前12天到皮疹全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腔飞沫经空气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染。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一般幼儿园、学校或家庭内传染较多,感染率为90%。一般来说,凡是没有得过水痘的人都容易患水痘,但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传染,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应特别注意预防水痘暴发流行。冬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家长应注意预防。
全年均可发生水痘,冬春季节多见,除家庭散发外,易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聚集流行。水痘传染性强极,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疱疹结痂之间均有传染性。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一旦发病,需要隔离治疗。
水痘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抓搔。加强护理,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积极隔离患者,防止传染。
水痘系呼吸道传染病,如果家中宝宝患水痘,家里需要适当通风,切忌闭门关窗,避免交叉感染。水痘患儿穿衣需宽松,棉质,避免穿衣过紧、刺激导致皮疹破溃引起局部皮肤感染。
儿童家长要主动了解手足口病防控的知识,重点做好儿童个人和环境卫生,主动接种疫苗。在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期,尽量少去公众场所,一旦出现了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加强居家隔离。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两种特殊的感染形式,都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人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体内没有免疫力,患儿大多先出现发热、全身倦怠不适及干咳、厌食等如同感冒样症状,24小时后出现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