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一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后死亡

一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后死亡

2014-09-26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日,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卫生院发生一起初生婴儿死亡事故。据婴儿父母介绍,婴儿出生时十分健康,但在接种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后不久出现症状,抢救无效死亡。专家初步评估,给婴儿注射的乙肝疫苗和维生素没有问题。目前,海南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已介入调解。

 

  “打完疫苗孩子就没了”

  来到文昌市昌洒镇卫生院,躺在病床上的颜仁男因失去刚出生的儿子悲痛不已。

  据颜仁男回忆,17日晚10点半她顺产生下一名男婴,医生将孩子抱到她身边,告诉她孩子十分健康。随后,医护人员给孩子打了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注射液,并将孩子放在产床对面的婴儿保温箱内。大约10多分钟后,医生发现婴儿全身发黑,呼吸减弱,于是连忙展开抢救,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丈夫叶保迈告诉记者,妻子自怀孕后,产检结果一直很正常,孩子在医院出生后也很健康。他向记者出示了医院登记的母婴情况记录,上面显示产妇正常分娩,无高危因素,无手术适应症。

  “为什么打完疫苗后孩子就没了呢?”家属们认为是医院的责任,一是医院给孩子打的疫苗和维生素引发孩子出现问题,二是医护人员在打完针后没有对孩子进行看护,没有观察孩子有何反应,导致孩子出现病症后发现较晚,延误了抢救时机。

  等待医疗调解结果

  20日下午,文昌市卫生局、昌洒镇卫生院、海南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和病人家属四方代表一起开会进行协商。

  针对家属提出的质疑,昌洒镇卫生院院长邢增浩表示,按照有关规定,新生婴儿必须要打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

  邢增浩说,事发后,卫生院连忙展开调查,并将此事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经过3天的协调,已经和家属基本达成一致,同意由第三方调解来解决。

  文昌市卫生局局长韩朝表示,事发后,根据海南省疾控专家初步评估,给婴儿注射的乙肝疫苗和维生素都没有问题。目前已对昌洒镇卫生院的乙肝疫苗和维生素进行了封存。对于家属提出的质疑,一切等尸检结果出来后再认定。

  专家:新生儿疫苗注射不应因噎废食

  自2013年年底疑似注射深圳康泰公司乙肝疫苗导致多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后,对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及相关疫苗接种是否有必要的争论一直存在。一些儿科专家及疫苗领域专家认为,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和抵抗疾病侵害非常重要。

  “现阶段我国新生儿注射疫苗种类为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肺结核和乙肝防护非常有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说,新生儿按程序注射疫苗是经过免疫学、儿保专家及儿科临床医学家等多年论证得出的,尽管可能存在因疫苗质量和注射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的新生儿不适或死亡,但新生儿按程序注射疫苗不能因噎废食。

  “预防接种是避免疾病、保持健康的最佳策略之一”。疫苗接种领域专家、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介绍,乙肝预防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母婴阻断,对于乙肝阳性妈妈的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可靠的母婴阻断措施。

  医师介绍,新生儿疫苗预防接种受益远远大于风险,这是全球共识。“我无意回避预防接种有风险这个事实,但完全没有必要夸大风险。”医师说。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乙肝发病的病因:

  1.家族性传播

  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性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尤以前者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突出。动物和人体研究证实,乙肝病毒可通过生殖细胞传播。

  2.婴幼儿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3.缺乏预防意识

  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4.漏诊

  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

  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等)、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且预后较差。

  乙肝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慢性乙肝的治疗: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需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需要卧床休息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

  2.用药原则

  (1)用药不宜过多过杂很多药物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病不利。

  (2)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用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可根据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方剂,或选用1~2种中成药长期服用。

  (3)用药过程中注意休息、营养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药物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