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什么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什么

2014-08-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乙肝疾病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是危害相当严重的一个传染性疾病,这个疾病会带给患者很多的痛苦,因此导致患者长期久治不愈非常的苦恼,为了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什么?

  (1).血液或血制品

  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所以主要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

  母婴传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

  ①.宫内感染

  以往认为乙肝病毒很少通过胎盘。有关胎盘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报道不多,且结论不一。但近几年较多资料证明宫内感染率较高,通过胎盘引起的宫内感染约5%~10%。胎盘生理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胎儿血液每分钟500ml流量经胎盘。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而是隔着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表面的细胞层。靠的是渗透、扩散和细胞选择力,再经脐静脉返回胎儿体内,母血则经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开口通向绒毛间隙内,再经开口的螺旋小动脉返回孕妇体内。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主要在血管合体膜(VSM),由5部分组成:1)合体滋养细胞;2)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3)绒毛间质;4)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毛细血管基底膜。目前普遍认为HBV宫内感染是通过胎盘,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认为HBV宫内感染主要是由于HBV使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改变所致。[2]

  ②.羊水、血、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感染(产时感染)

  目前认为,HBsAg阳性的产妇分娩时,胎儿可能通过产道吞进羊水、血、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感染,即使胎儿,出生时血清学检测阳性,但2~4个月以后有60%发展为HBsAg阳性,符合乙型肝炎的潜伏期。[3]

  ③.母乳喂养感染(分娩后感染)

  关于乙肝血清指标阳性的孕妇能否哺乳,国内外争议较大。文献报道,乙肝血清HBsAg阳性者,母乳有56.14%~71.00%HBsAg阳性。血清中三阳和HBeAg阳性、抗-HBc阳性者初乳中HBV-DA阳性率100%,提示不宜喂母乳。但若初乳中单纯抗-HBs或(和)抗-HBe阳性者,其排毒率为0,可以哺乳。虽纯母乳喂养是被视为世界性解决儿童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大力提倡。但已证实通过母乳可传播给婴儿时,对于HBV复制活跃的母亲应及时阻断这种传播途径,应终止母乳喂养。

  ④.生殖遗传传递

  已有报道在父亲HBV阳性而母亲HBV阴性的引产胎儿发现HBV感染,也有报道在父亲HBV阳性而母亲HBV阴性的活产婴儿出生时即检出HBV感染标志。这种遗传传递在HBV的传播中的地位及遗传传递小儿将来的转归都是未知的问题。如果遗传传递确实存在,无疑为全面控制HBV感染增加了新的困难。[4]

  (3).性接触亦可可能传播乙肝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也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4).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黏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看了上面文章所介绍的关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叹,原来乙肝疾病有这么多的传播途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要加强注意对这个疾病的预防工作,争取能够远离疾病。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

(实习编辑:罗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