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疾病虽然发病以后不叫恐怖,对于身体的危害性也是比较大,但其实猩红热是可防可控的一种疾病。对于猩红热疾病高发时期,发现感染猩红热疾病的患者及时让其进行隔离治疗,及时接受对症治疗,猩红热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病情,患者就可以恢复健康,可以取消隔离。那么,小儿猩红热症状会有哪些表现呢?
小儿猩红热早期症状往往是发热,体温一般较高,常常在39℃以上。小儿有明显的嗓子痛,不敢吞咽,影响进食进水。如果检查咽部时,扁桃体明显肿大、发红,表面常常有脓形成。
“鸡皮疹”:
猩红热的典型表观是皮疹,多在起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先从颈部、前胸、后背开始,24小时内遍布全身。皮疹为弥漫性猩红色的点状疹,疹子细小如沙,看上去很像是受寒冷刺激后引起的“鸡皮疙瘩”,所以又称“鸡皮疹”。
“皮肤划痕征阳性”:
疹子之间常常一片红晕,见不到正常皮肤,这时如果用手掌压迫皮肤,皮肤红晕消失,出现苍白的手印,可持续约10秒钟,医学上称之为“皮肤划痕征阳性”。
“帕氏线”阳性:
在小儿皮肤皱褶处如腋下、肘部、大腿根部皮疹密集形成线条状,称之为“帕氏线”阳性。
“口周苍白圈”:
由于小儿面部皮肤只有红晕而无皮疹,口鼻周围显出白色,称之为“口周苍白圈”。
“杨梅舌”:
大约半数以上的小儿舌苔脱落,伸舌后,肿大的舌刺衬着鲜红的舌面像红色的杨梅,又称为“杨梅舌”。大约发病1周后皮疹开始消退,同时伴有皮肤细小的脱屑,皮疹严重的部位可有大块脱皮。小儿手指、脚趾脱屑也是猩红热的特征之一。
典型猩红热的皮疹已很少见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猩红热的皮疹已很少见,常常仅表现为发热、扁桃体化脓,较轻的杨梅舌和稀少的鸡皮疹,而帕氏线、口周苍白圈、皮肤划痕征都比较少见,还有少数很不典型的患儿在恢复期出现皮肤脱屑后,才被考虑到曾患过猩红热,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猩红热症状的相关介绍。小孩子是最容易感染猩红热疾病的,对于家中的小孩子出现上面的一些症状特点情况下,可以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感染猩红热疾病的要马上进行隔离治疗,同时患者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