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炎热的夏天,本来天气炎热就让人特别的难受,在加上蚊子的大量繁殖,在夏天来说可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季节。登革热也是夏天高发的一种可怕疾病,登革热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感染登革热疾病以后,患者的身体会出现突然发高烧,肌肉疼痛,身体出红疹等症状表现。那么,生活中登革热传染方式是如何呢?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好呢?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登革热病毒只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并不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所以避免蚊虫叮咬,做好个人防蚊措施是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方式。
伊蚊成蚊是一种体色为黑色、胸部及足上有白点的蚊子,平时喜欢白天叮咬人,在屋内及周围100米的范围活动,是一种家栖蚊。在吃、用水缸里或是其他小容器(主要是水缸、盆、罐、椰子壳、破旧轮胎等)的干净水里产卵,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再变为蚊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和宿主。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疾病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方式传播,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登革热病患(从开始发烧的前一天直到退烧都具有传染力)8至15天后,则具有终身传染病毒的能力。经过4—10天潜伏期后,被感染的蚊子终身均能传播病毒。被感染人员是病毒主要携带者和增殖者,是未受感染蚊子的病毒源。
外出旅行防登革热提醒:
1.伊蚊多在白天活动,上午8-10点、傍晚4-6点是伊蚊出没的高峰时段,这些时段在绿化带、林带等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登革热流行区,建议穿浅色长衣长裤,并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或者驱蚊酯的驱蚊花露水。运动后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爽
2.尽量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尽量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伊蚊孳生地。
3.露营搭帐篷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杂物,远离积水及瓦罐、树洞、废旧轮胎等隐蔽部位;在用蚊帐的同时,周围喷洒驱蚊药剂;睡觉时尽量穿吸汗的长袖衣裤。
4.旅行回来如果出现症状,要即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方便医生及时诊治。登革热的潜伏期为被蚊子叮咬后3-15天,平均为5-8天。在登革热高发期如果被伊蚊叮咬过,或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且有被伊蚊叮咬的经历,都有可能患上登革热。
以上就是关于登革热传染方式的相关介绍。登革热是通过蚊子进行传播的疾病,对于生活中想要预防感染登革热疾病就要预防蚊子的叮咬,在家还好预防一些,对于需要经常外出的人群,就要注意利用上面的预防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