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的检查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一个检查方法,但是,去医院检查的朋友都知道医生以及医护人员实在是太忙了,就算我们拿着检查单去医生也是没法给每个病人做出详细解答,医生只告诉一个最终结果。乙肝五项检查是多种指标的,医生不可能每个指标都详细介绍,接下来给大家整理一份完整的“乙肝五项指标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乙肝五项,又称为乙肝两对半,是乙肝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指标,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存在情况。乙肝五项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
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质,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着完整乙肝病毒颗粒的存在,因此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作为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若感染病毒,一般在感染后2-6个月血清转氨酶还未上升时,便可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是体内产生的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一般在乙肝患者的恢复期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另外若有注射乙肝注射疫苗,乙肝表面抗体也会显示阳性,表明人体对乙肝已经具有免疫力。
第三项——e抗原(HBeAg):
产生于病毒内部,可分泌到血液中,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天便可测得e抗原阳性,表明乙肝病毒活跃,是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第四项——e抗体(抗-HBe,HBeAb):
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在e抗原转阴后数月便会出现e抗体阳性,e抗体阳性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病毒的传染性变弱,患者处于恢复期,另一种就是病毒产生了变异,此种情况下血清中无e抗原,但产生了e抗体,需进一步做HBV—DNA检查判定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存在。
第五项——核心抗体(抗-HBc):
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乙肝症状出现之前一般便可检测出核心抗体阳性,有IgM和IgG两种,抗HBc—IgM阳性表明有传染性,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抗HBc—IgG阳性表明是以往感染,无传染性,不需进行抗病毒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五项指标中具体含义的相关介绍。大家在拿到乙肝五项检查报告的时候可以对照下这篇文章了解下自己的乙肝五项指标到底都代表着什么,可以自己先行了解以后,在听医生解说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一脸蒙圈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