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发病多数患者人群是婴幼儿,且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传染速度极快,加上手足口病通常是集体爆发感染,感染人群多且范围广,家长对手足口病预防措施一定要重视。今天小编就介绍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对于手足口病,了解症状才能及早预防
1、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在疾病高发期,家长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3、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4、家长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5、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
6、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感染性强,我们需要积极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减少婴幼儿被感染的人数。其中预防手足口病最好的办法是日常卫生习惯要良好,还有适当提高婴幼儿的体抗力,降低被手足口病的病毒传染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