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经由割口或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的芽孢而获得的,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感染后14天内。破伤风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通过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可预防破伤风。然而,从破伤风中恢复的人不具有天然免疫力,可能再次感染。
●大多数报告的破伤风病例与分娩有关,发生在未接种过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的母婴中间。
●2015年,约有3.4万名新生儿死于新生儿破伤风,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6%,主要是由于使用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进行大规模免疫接种。
●2016年,全球86%的婴儿接种了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白百破)三剂疫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芽孢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土壤、尘灰、动物和人类的肠道/粪便,以及表皮和生锈工具如钉子、针头和铁丝网上。由于极其耐热和耐杀菌剂,芽孢可以存活多年。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破伤风,但这种疾病在未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的新生儿和孕妇中尤为常见和严重。妊娠期间或妊娠结束后6周内的破伤风称为“孕产妇破伤风”,生命的前28天内的破伤风称为“新生儿破伤风”。
在世界许多地区,这种疾病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低收入国家或低收入地区尤其如此,因为这里的免疫覆盖率低,不洁的生育习惯很常见。当使用未灭菌器械剪切脐带或使用污染物质覆盖脐带残端时,就会出现新生儿破伤风。由手部不洁或表皮污染的人接生,也属风险因素。
2015年,约有3.4万名新生儿死于新生儿破伤风,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6%,当时,估计有78.7万名新婴儿在其生命的第一个月内死于破伤风。然而,在许多国家,由于免疫力下降以及男性接受强化疫苗的机会有限,青春期和成年男性接受包皮环切术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增加。
症状和诊断
在感染后,破伤风的潜伏期自3天至21天不等。大多数病例发生在14天内。
症状可包括:
●下颌痉挛或无法张嘴
●往往在背部、腹部和四肢发生肌肉痉挛
●突如其来的噪音往往引发突然的疼痛性肌肉痉挛
●吞咽困难
●惊厥
●头痛
●发烧和出汗
●血压变化或心率加快。
新生儿破伤风(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发生前,往往伴有新生儿无法吸吮或吃母乳以及哭闹过度。
破伤风是根据临床特征诊断的,不需要实验室确认。世界卫生组织对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的定义是婴儿发生的一种疾病,该婴儿在生命的头两天具有正常的吸吮和啼哭能力,但在生命的第3至28天之间丧失了这种能力,变得僵硬或开始痉挛。
世卫组织关于非新生儿破伤风的定义至少需要有下列迹象之一:持续的面部肌肉痉挛,其中有人看起来很像咧嘴,或疼痛性肌肉收缩。虽然这个定义需要有伤口或创伤史,但是有些患者,虽然无法回忆具体的伤口或创伤,也有可能出现破伤风。
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需要:
●住院治疗
●立即使用称为人类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药物进行治疗
●积极的伤口处理
●控制肌肉痉挛的药物
●抗生素
●破伤风疫苗接种
从破伤风中恢复的人不具有天然免疫力,可能再次感染,因此需要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
使用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可以预防破伤风,这些疫苗已纳入全球常规免疫规划,并在产前医护服务期间接种。
为了获得终生保护,世卫组织建议个人接受六剂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接种(三剂基本疫苗,三剂加强疫苗)的。三剂基本疫苗应在出生六周后开始,应在每一剂之间至少间隔4周依次接种。三剂加强疫苗最好在出生后第二年(12-23个月)、4-7岁和9-15岁时分别接种。理想情况下,每剂加强疫苗之间至少应间隔四年。
用于预防破伤风的疫苗种类很多,所有这些疫苗都与用于其它疾病的疫苗配合使用:
●白喉和破伤风疫苗
●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疫苗
●破伤风和白喉疫苗
●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疫苗
新生儿破伤风可以通过为怀孕期间或在怀孕期外的育龄妇女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来预防。此外,稳妥的医疗实践也可以预防破伤风,包括分娩期间的清洁分娩和脐带护理,以及针对手术和牙科手术的适当伤口护理。
在国家规划数十年保持高免疫覆盖率的国家,破伤风发病率非常低。
世卫组织的应对
1989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旨在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在所有国家减少新生儿破伤风(定义为每个区每千例活产少于一例新生儿破伤风)。
儿童基金会、世卫组织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人口基金)1999年发起了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行动,作为公共卫生问题,重新启动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目标。
截至2018年4月,有14个国家没有实现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目标。
一旦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取得成功,维持消除成果需要继续加强对孕妇和儿童的常规免疫活动,在可行的情况下,保持和增加获得清洁分娩的机会,实施可靠的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以及推行和/或加强校园免疫。
为了维持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的成果,并保护所有人免于破伤风,世卫组织建议从童年到青春期的所有人都接种六剂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健客价: ¥7用于预防和治疗烟酸缺乏症,如糙皮病等。
健客价: ¥14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通常用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25ml的患者。低蛋白饮食要求成人每日蛋白摄入量为40g或40g以下。
健客价: ¥139预防和治疗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糙皮病等。
健客价: ¥6.9钙尔奇D片预防和治疗由于钙和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缺钙。
健客价: ¥52本品用于鼻炎,预防和治疗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健客价: ¥68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6缺乏症,如脂溢性皮炎、唇干裂。也可用于减轻妊娠呕吐。
健客价: ¥3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健客价: ¥36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癫痫。
健客价: ¥30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通常用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25毫升的患者。低蛋白饮食要求成人每日蛋白摄入量为40克或40克以下。
健客价: ¥355本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与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相关的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有肺气肿;轻到中度支气管哮喘。
健客价: ¥52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
健客价: ¥6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定痛。用于风痰瘀阻引起的牙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风痰瘀血阻络引起的痹病,症见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用于破伤风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33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清肝理睥,行气化瘀。主治:用于肝瘀脾虚所致的胸协胀痛,腕睥胀满,体倦纳呆,口苦等症的辅助治疗。适用于各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酒精肝、脂肪肝,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等。
健客价: ¥24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9.9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1缺乏症,如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等。
健客价: ¥4.5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26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芽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
健客价: ¥39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16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8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等伴有支气管痉挛(喘鸣)的呼吸道疾病。
健客价: ¥18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
健客价: ¥9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钙磷的补充,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健客价: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