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死亡率近100%
摘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统计,自2013年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1128例后,狂犬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不过2017年我国仍有502例患者因狂犬病死亡。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接近100%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咬伤、抓伤、舔舐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传染给人。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统计,自2013年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1128例后,狂犬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不过2017年我国仍有502例患者因狂犬病死亡。
现在已是春季,宠物们也开始进入发情期,这个时期的宠物狂躁、易怒、容易受到激惹,较平日更容易伤人。这一时期,大家与萌宠接触必须掌握好度,不要过于亲近,也不要故意引逗,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要做到“三步”处理,即正确清理伤口;及时接种狂犬
疫苗;注射狂犬病免疫
球蛋白,以有效预防狂犬病。
近年来,饲养宠物和流浪动物数量不断增加,每逢春季,动物致伤门诊就会一直很“热闹”,就诊的病人明显比平时增多,被动物咬伤的患者以年轻人和儿童居多,主要是宠物狗、猫、流浪狗等动物致伤。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被患病动物咬伤后,动物唾液中的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而引发疾病,少数患者也可因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而患病。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目前对于狂犬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1.建议远离流浪犬,不要与猫、犬等宠物过分密切接触,尤其不要让宠物舔人的
口腔、眼睛等粘膜。
2.狂犬病是可防可控的,如果被不明健康状况的犬咬伤,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应该及时到北京市卫计委指定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受专业处置,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接种疫苗、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3.狂犬病疫苗接种通常有两种程序,第一种程序简称5针程序:第0天(第一剂接种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第二种程序简称4针程序:第0天接种2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这两种程序都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有效程序。对于伤势严重者,在疫苗接种的同时还须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当被野犬咬伤或伤人犬已经出现异常表现时,应主动向医生说明情况。
4.我们也呼吁广大养犬人要文明养犬,定期给犬只接种疫苗,不要随意遗弃,避免流浪犬伤及他人的事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