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该如何接种疫苗最安全有效?
摘要:随着异地就业,跨地区婚姻的增加,很多家庭会选择将孩子一同接到所在的城市生活。在中国,每100名儿童中就有13名是流动儿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7岁以下流动少年儿童规模高达3581万人。
随着异地就业,跨地区婚姻的增加,很多家庭会选择将孩子一同接到所在的城市生活。在中国,每100名儿童中就有13名是流动儿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7岁以下流动少年儿童规模高达3581万人。
最近气温乍暖还寒,正是儿童麻疹、
风疹、
腮腺炎以及水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而流动儿童应该怎样进行接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美平主任对此有2点提醒。
问
答
在孩子离开家庭现居住地前,监护人携带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到原预防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关系迁出手续;
向接种医生提供孩子将要离开现居住地的时间、目的居住地、是否为永久性迁出等基础信息,以便接种医生将孩子迁出的相关信息做好记录。
孩子到达家庭新居住地后,监护人应尽快携带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到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办理迁入手续;
向接种医生提供孩子在新居住地的居住起始时间、详细地址等基础信息,方便接种医生为孩子建立起新的预防接种卡(或电子接种记录),并根据孩子既往的接种疫苗记录,按免疫程序安排好后续疫苗的接种。
问
孩子去外地或国外的时间较长,如何继续接种疫苗?
答
我国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
14岁及以下的孩子,迁入其他省份,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进行核查和接种。如尚未办理预防接种证,也可到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如果孩子经常随父母在国内外不同地区迁移,父母更要注意让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每迁移到一地,如果在当地居住时间又较长,如两三个月及以上,就要尽早咨询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帮助查看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并按当地或所在国的要求完成后续的疫苗接种。
北京市为在京流动儿童建起了预防接种的绿洲!
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京流动人口数量越来越大,人口来源地范围也日益广范;
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出现了本市与外来人口倒挂情况,有的地区外来人口甚至比本市人口高数倍,极大地增加了
传染病防控工作难度和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率。
为此北京市不断调整免疫策略,探索工作模式,在提供常规免疫服务的基础上,每年春天专门为在京的学龄前流动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的强化查漏补种,并持续至今。
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以及积极地进行预防接种服务供给能力的建设,使原来流动儿童的平均接种率提高了30%,与北京市当地儿童的接种率基本持平,并保持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