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秋冬谨防EB病毒来袭,它也叫“亲吻病”!

秋冬谨防EB病毒来袭,它也叫“亲吻病”!

2018-08-04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网络报道,近日,武汉一2岁的萌娃被人亲过之后,竟然开始发起高烧、口眼斜、面部瘫痪。到医院抽血检查后,医生发现萌娃原来感染了EB病毒,该病毒存在于人的口腔和咽喉分泌物中。

 不少人看到可爱的小宝宝,都会忍不住凑上去亲一口,可您想过吗,这一充满爱意的举动,有可能给小宝宝带来伤害。近日,武汉一名2岁萌娃被人亲了一口,竟感染上“亲吻病”,造成面瘫。专家提醒,即使家长没有明显的病征,在与婴幼儿接触时,也应加倍小心。

 
武汉一萌娃被人亲后感染EB病毒
 
据网络报道,近日,武汉一2岁的萌娃被人亲过之后,竟然开始发起高烧、口眼斜、面部瘫痪。到医院抽血检查后,医生发现萌娃原来感染了EB病毒,该病毒存在于人的口腔和咽喉分泌物中。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俗称“亲吻病”,患病与被大人亲吻有直接关系。
 
经过抗病毒对症治疗,患病萌娃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但这件事给不少家长敲响了警钟。
 
不少市民在看到这则新闻后颇感震惊,大人一个充满爱意的吻竟会有这么大“威力”?EB病毒和“亲吻病”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亲吻病”
 
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方柯南介绍,EB病毒是一种在成年人中感染率极高的病毒,可以通过亲吻、分享食物等途径传播。
 
武汉萌娃所得的“亲吻病”,在医学上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
 
这种病发作时有发烧、喉咙疼痛、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还可能有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
 
方柯南说,我市也曾出现过婴幼儿在与成人接触后被EB病毒感染的病例。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病毒也能通过成人与婴幼儿的亲密接触,使婴幼儿感染、患病,这些是更加常见的“亲吻病”。
 
扩展阅读:
 
EB病毒(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最先从非洲伯基特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的疱疹病毒,属人类疱疹病毒科γ疱疹病毒亚科成员,是双链DNA病毒,主要感染B细胞和咽部上皮细胞,也可感染NK和T细胞,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Burkitt淋巴瘤等多种良、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LPD)。EBV相关LPD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涵盖多种疾病类型的疾病谱,是EBV、宿主免疫功能状况和遗传易感性,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EB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约90%以上的成人EBV抗体检测呈阳性。也已证明EBV是IM的主要病原体。EBV感染主要通过唾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1~6岁儿童、14~20岁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对EBV具有高度易感性,发展中国家EBV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早期。EBV感染机体后,多数情况下,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能严格限制病毒颗粒的增殖,两者之间维持动态平衡,受感染者终身携带病毒而不发病。当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时,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则有可能引起各种EBV相关LPD。EBV相关LP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EBV相关T/NK细胞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征,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具有很高病死率。目前人们对于EBV相关LPD诊断及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这类疾病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及延迟诊断,临床预后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