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重大进展:高福团队在H10N8跨种传播领域取得重大发现

重大进展:高福团队在H10N8跨种传播领域取得重大发现

2018-08-04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自从2013年2月我国报道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我国已经发生多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继2013年先后在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趋势评估上取得新的突破,研究结果已经于1月9日被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通信》(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自从2013年2月我国报道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我国已经发生多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受体结合实验表明,H7N9病毒的主要流行株系安徽株(A/Anhui/1/2013)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既能结合人源受体,同时也保留着禽源受体结合能力。2013年12月起,我国先后发生3例人感染H10N8禽流感病毒病例,并导致2人死亡。这种能感染人的H10N8病毒是否像H7N9病毒一样已经获得了人源受体结合能力呢?是否存在引发大流行的潜在风险?
 
为了分析这次的H10N8病毒的受体结合特异性,研究人员从病毒层面和HA蛋白层面,对最早的分离株——江西东湖株H10N8禽流感病毒(A/Jiangxi-Donghu/346/2013)的受体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在病毒水平还是HA蛋白水平,H10都特异性结合禽源受体,而不像H7N9安徽株一样获得了人源受体结合能力。研究人员还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了多种HA蛋白对人气管组织及鸭子小肠组织的结合能力,证明H10蛋白对表达禽源受体的鸭子小肠组织有很强的结合,但不结合表达人源受体的人气管组织。
 
为了阐明H10蛋白特异性结合禽源受体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解析了H10蛋白与禽源受体和人源受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受体结合位点的137位精氨酸在H10对禽源受体的偏好性结合中起关键作用。
 
该研究表明这次的能感染人的H10N8病毒依然是一个典型的禽流感病毒,对人源受体亲和力极弱,暗示该病毒并不具备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
 
该研究工作由高福课题组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生王敏与微生物所的张蔚博士共同完成。同时,该研究工作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施一、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向东、刘金华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的舒跃龙、周剑芳等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该项目得到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基金支持。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