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个全国爱肝日,丙肝发病率上升并无疫苗可防!
摘要:提起乙肝,大家都十分熟悉,而乙肝的“兄弟”丙肝却知之甚少。今天是全国爱肝日,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提起乙肝,大家都十分熟悉,而乙肝的“兄弟”丙肝却知之甚少。今天是全国爱肝日,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据介绍,我国丙肝的发病率为3.2%,约有4000万丙肝病人。“由于目前没有丙肝疫苗,很多丙肝患者感染了10多年,发展为肝硬化时才来检查。”据专家介绍,虽然丙肝隐匿性强,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目前丙肝有70%是可以治愈的。
10类人群是高危人群。
凡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患者。我国从1993年起对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但由于所用试剂不完善,筛查指标不多,部分地区普及度不够,仍有输血后感染丙肝的现象,直到1995年得到明显改善。
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HCV阳性血液者。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如吸毒患者。
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患者。
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
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
诊疗过程中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丙肝传染途径
据介绍,和乙肝一样,丙肝也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
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但是,大家在一起吃饭,最好要对餐具等进行消毒,或者就用固定的餐具。但是,分开就餐,是没有必要的,共用浴缸、厕所等都是不会被传染的。
如何预防丙肝
如果市民一到两周的时间内感到身体疲乏、没有力气,或者说不想吃东西、恶心、反胃,然后接着就是出现尿黄、
肝区隐痛等这样一些症状的时候,就要到医院来做一个最基本的肝功能检查了。
日常如何保护肝脏?
现在,高压、高节奏的工作,过油或纯素的饮食,缺乏运动的生活,使肝脏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山医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郝彦琴表示,一定要重视肝脏健康,注重养肝护肝,警惕易患肝病,日常保健同样重要。
1饮酒适量
喝酒伤肝,酒精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发病率达4.36%,肝病易感人群中大部分都属于“嗜酒者”。想要拥有健康的肝脏就需要科学对待饮酒。即使工作上有避开不了的应酬,也要尽量做到“适度饮酒”,更不能“借酒消愁”。
2均衡膳食
营养过剩者、营养不良者、缺少运动,都容易得脂肪肝。脂肪肝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
痰郁互结”的结果,加上缺少必要的运动,会导致气血流动不足,肝脏的新陈代谢能力降低,无法及时排毒解毒。所以,不过分油腻,不总是全素,做到膳食均衡。全面摄取身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为健康的肝脏打下坚实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一些养肝护肝的饮食。
3不滥用药物
日常生活中遇到头痛脑热,大家都喜欢自己备用一些消炎药或是“败火”药。但几乎所有药物都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包括中药,绝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如果用药不合理,乱用或滥用药物都会造成肝脏的损害。所以,一定要科学用药,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正常作息,适度运动
肝脏需要正常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度的运动。打拼事业要兼顾健康,为了你肝脏的健康,你必须做到正常作息,适度运动。一方面,每天要保证7小时睡眠时间,另一方面,建议10点以前入睡为宜。高强度的工作是以人体高负荷运转为代价。所以,工作时“节奏不要太快,压力不要太重,责任不要太大”。
5保持好心情
“怒伤肝”,心情不好,首先伤到的就是你的肝脏。保持好心情,适度有效地舒缓压力,发泄情绪,做到不抑郁,少愤怒,多舒畅,才能让肝脏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