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ARS到MERS 别说都是动物惹的祸
摘要:很多人还对12年前的春天记忆犹新。SARS突如其来,曾令整个中国措手不及。而MERS的病原体,恰恰是SARS的近亲。
韩国男士K某5月26日的一次出境,将“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一名词彻底推向了中国公众的视野。
他成为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目前已在广东省惠州市进行隔离治疗。
很多人还对12年前的春天记忆犹新。SARS突如其来,曾令整个中国措手不及。而MERS的病原体,恰恰是SARS的近亲。它也是一种冠状病毒,一度被称作“新型冠状病毒”,直到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命名它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尽管MERS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模式并不清楚,但当前认为,MERS是由未知的动物宿主或间接动物宿主传播给人类。现有研究表明,这很可能又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人兽共患病,是人类和其他
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能在人和脊椎动物间发生感染和传播的病原体超过800种,近30年来“新发”
传染病中,人兽共患病比例超过75%。
烈性人兽共患病的暴发,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据历史记载,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人的重大疫病流行次数就曾暴发了5次。除了天花病毒被彻底消灭,
狂犬病、布鲁氏菌病还有血吸虫病……这些听起来有些“古老”的人兽共患病,至今仍在不同程度地发生和流行。
“旧的不去,新的已来”。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
血热还有中东呼吸综合征……新的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接连出现。
大部分时间,病毒与动物宿主相安无事。在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它们和自己的宿主之间签了一纸“休战协定”。但当病毒从一种宿主转移到另一种宿主时,停战协定可能失效,战争就随之就开始。
战争的惨烈程度,跟病原体的致病机理有关。病毒受体能够跟病毒结合,介导病毒侵入,并促进病毒感染。战争打响了,但人类通常一时半会儿难以拿出有效的武器,也就是特异性的治疗方案,
疫苗的研制更是需要时间。对于MERS,专家给出的预防措施同样也是非特异性的,比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MERS冠状病毒感染者,不与包括骆驼在内的农场动物及驯养家畜接触等。
侵占动物栖息地,损害生物多样性,甚至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可能使得自然疫源性疾病蔓延到人类身上。
2004年,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引入了“OneWorldOneHealth”的概念,指出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紧密相连,强调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因素对新发传染病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2012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原题为《疾病的生态学》,作者在文中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并照顾自然界,就会造成这些生态系统的崩溃,反过来以我们所知甚少的方式影响到人类自身,而传染病的演变模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病原体,对这些病原体,我们更得在它们传播到人类之前发现它们。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未将动物疫病防控真正上升到公共卫生、人类健康和经济全局的高度,人兽共患病医学和兽医学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而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领导,需要建立人医和兽医一体化的“大卫生”防疫体系。
当然,我们还应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加卫生部与农业部的疫情联报制度,从法律层面保障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落实。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防范新型的人兽共患病,也有简单的做法,就是尽量不要去往深山老林探险,即使一定要去,也该做好防护措施,因为你不知道会否“激活”什么病毒;也不要近距离接触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更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为了更好地抵御可能不期而至得的动物源性疾病,科研人员也在主动出击,监测、发现、认识和研究那些仍然游荡在自然界的病原体。发现、明确新病原体的结构特征,了解其与已知病原体间的进化关系,可以帮助人类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