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狂犬病暴率后处理,您做对了吗?

狂犬病暴率后处理,您做对了吗?

2018-07-27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后狂犬病的发生率约为30-70%,如能正确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的发生率可降到1%以下。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此外,罕见情况下,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或吸入气溶胶而感染狂犬病病毒。

 
人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后狂犬病的发生率约为30-70%,如能正确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的发生率可降到1%以下。我国在2009年就已经出台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其中对狂犬病暴露,暴露分级以及应对各级暴露伤害该如何处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中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其中I级暴露是指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或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这种情况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级暴露是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是指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开放性伤口、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或暴露于蝙蝠。
 
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严重
 
1.处理伤口;
 
2.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3.注射狂犬病疫苗e。

注:
 
a.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b.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59]。
 
(美国CDC明确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c.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属于III级暴露。
 
(WHO推荐:由于头、面、颈、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经丰富,建议这些部位的暴露属于III级暴露[6])
 
d.暴露于蝙蝠属于III级暴露。
 
e.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
 
如果伤人动物在10日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恰当诊断技术证明该动物未患狂犬病,则可以终止免疫接种。
 
WHO及美国CDC均推荐10日观察法[6,18,19,22],但也同时明确指出:①10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②10日观察法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暴露地区的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伤人动物的临床表现及其免疫接种状况、伤人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的可能性以及实验室诊断的可获及性等。③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如有可能,应对可疑动物进行识别,隔离观察(外观健康的犬或猫)或安乐死后进行实验室检测,在等待实验室结果或观察期内,应继续进行疫苗的暴露后预防接种。如实验室检测阳性,应立即进行回顾性风险评估以确定所有可能暴露人群,并应给予其暴露后预防程序。如可疑动物无法进行实验室检测或观察,则应给予全程暴露后预防,如果动物经适当的实验室检测证实未感染狂犬病则暴露后预防可以终止。当健康且接受过正确的疫苗接种(至少两次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的家养犬、猫或雪貂伤人时,如易于进行10日观察,尤其是当伤者在过去的3个月内曾经接受过暴露前预防或暴露后预防免疫治疗时,在确保给予伤者恰当的伤口处理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接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