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Sci Rep: 陈则科研团队研究发现预防甲型H7N9流感新策略

Sci Rep: 陈则科研团队研究发现预防甲型H7N9流感新策略

2018-07-26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和时而突发的流感大流行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和时而突发的流感大流行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以来已先后发生了五次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的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则引发了21世纪的首次流感大流行,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2013年初,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例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并随后在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福建、香港、台湾等10个省市、39个地市出现H7N9疫情,截止2016年6底,全国累计确诊785例人感染H7N9病例,其中死亡病例240多例,目前H7N9疫情仍处于时有发生的散发状态。
 
陈则 研究员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流感的唯一有效措施,流感疫苗的主要成分由流感颗粒中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组成,但是这两个表面糖蛋白极易变异,每年需要重新选定流感毒株以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且用传统技术制备疫苗时间较长,应对新发和突发流感的能力不足。针对当前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上市,临床的抗流感病毒治疗主要采用的是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抗流感病毒药品复方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奥司他韦(达菲)等药物,但由于病毒变异产生的耐药现象不可避免。为有效应对新发、突发流感疫情,寻求对抗流感流行的新策略,寻找一些非依赖疫苗的药物提高机体的天然免疫来对抗流感病毒的感染是目前研究人员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
 
近日, Nature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of Chitosan Against Influenza A (H7N9) Virus Infection in a MouseModel”(在小鼠模型中壳聚糖经鼻粘膜途径给药能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壳聚糖经鼻粘膜途径给药小鼠能显著提高小鼠对抗H7N9流感病毒的能力,药物预防效果至少持续十天以上。该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病毒暨疫苗研究室主任陈则研究员,第一作者为郑眉副研究员,相关工作还得到了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加拿大卫生部生物制品质量研究中心的支持。
 
本研究论文中,陈则研究团队采用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将粘膜免疫调节剂壳聚糖通过粘膜途径给药后,研究其对野生型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预防性效果。结果发现,壳聚糖经鼻给药小鼠后,能保护小鼠免受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攻击,且壳聚糖药物预防流感效果能持续至少10天左右。另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壳聚糖经鼻给药小鼠后,还能保护小鼠免受另外三种甲型流感病毒(PR8 、2009 H1N1和H9N2)的致死量攻击。研究表明:壳聚糖经鼻粘膜途径给药后,能通过诱导粘膜固有免疫提高小鼠对抗致死剂量流感病毒攻击的能力,并提供了一种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新策略。
 
Duration of protection against H7N9 or PR8
 
Protectionof animals by chitosan against 2009 H1N1 and H9N2
 
陈则研究员认为,预防性的经鼻粘膜途径给予小鼠壳聚糖能诱导肺部局部天然免疫反应,保护小鼠抵抗多种流感病毒的攻击,经鼻给药壳聚糖,提供了一种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新策略,该策略能很好地应对多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特别是对于近年来人感染H5N1、H9N2、H6N1、H7N9、H10N8、H5N6禽流感病等各种新发、突发流感病例出现较为频繁,给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有序开展构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在没有相对应的疫苗或者治疗药物时,免疫刺激物和抗流感药物共同使用可能会增强人们对流感病毒的抵抗能力。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技支撑项目的资助。
 
参考阅读
 
Zheng M, Qu D, Wang H, Sun Z, Liu X, Chen J, Li C, Li X, ChenZ*.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Chitosan Against Influenza A (H7N9) VirusInfection in a Mouse Model.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Jun 29;6:28729. doi:10.1038/srep28729.
 
陈则研究员简介
 
陈则,1964年出生,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过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协力研究员,2000年回国后先后任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芙蓉学者计划”),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现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病毒暨疫苗研究室主任。目前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陈则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病毒暨疫苗的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曾担任国家“防治非典型肺炎”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欧盟课题、“97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等课题。2009年,陈则研究员作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甲流疫苗研发项目主要负责人开展了甲流疫苗的研发工作,有效推动了疫苗研发工作并获得了药品注册批件和生产文号;2013以来先后主持H7N9, H5N1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研发并获得临床试验申请受理号。近年在Journal of Virology,Vaccine,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等病毒学或疫苗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