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累计发现登革热本地现症病例104例,如何防蚊灭蚊避免蚊子叮咬
摘要:登革热是夏秋季常见的蚊媒疾病,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我省登革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简单点说,就是一只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咬了你一口,那你就可可能感染登革热了;或者一只本来健健康康的蚊子跑去叮了一口登革热病人的血,再飞去咬了一口你,那蚊子和你可能都会中招了。
截至8月28日24时,杭州市累计发现登革热本地现症病例104例,未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哪里?拱墅区、下城区、西湖区、上城区、滨江区及余杭区。
疫情涉及区域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频繁,加之目前为蚊媒密度高峰期,短期内登革热病例数将进一步增多,波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登革热是啥?
登革热是夏秋季常见的蚊媒疾病,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我省登革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简单点说,就是一只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咬了你一口,那你就可可能感染登革热了;或者一只本来健健康康的蚊子跑去叮了一口登革热病人的血,再飞去咬了一口你,那蚊子和你可能都会中招了。
得了登革热有啥症状呢?
初次感染临床症状较轻,一般不会有危重病例。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一部分人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部分感染者经过3-14天潜伏期后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
关节痛、皮疹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感冒样症状或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民众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敲黑板!今日重点!
防蚊灭蚊仔细看!控制源头很重要!
作为一种蚊媒
传染病,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措施,建议广大民众通过以下途径配合政府部门积极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主动参与“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减少蚊子孳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
1.排干房前、屋后、屋顶、地下车库及地下室的沟渠死水及积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2.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3.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4.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5.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天至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
1.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3.外出时可穿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
4.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
最后再念叨几句:鉴于这段时间全球登革热发病态势上升,尤以西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疫情较为严重(尤其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市民选择旅游地最好避开这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