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沉痛悼念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先驱——陶其敏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先驱——陶其敏教授

2018-07-16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事业的先驱,中国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验的奠基人,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原北京医学院肝病研究所)的创始人,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的研制者,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陶其敏教授于2017年11月15日15点27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事业的先驱,中国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验的奠基人,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原北京医学院肝病研究所)的创始人,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的研制者,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陶其敏教授于2017年11月15日15点27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一代巨擘,长存天地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让我们共同缅怀陶其敏教授——
 
陶其敏教授于193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振华女中毕业后,她于1951考取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人民医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开始从事酶学、蛋白质的临床生化工作,1963年出任检验科生化研究室主任及检验科主任。陶其敏教授用坚忍、执着、细腻、慎密做了一件默默无闻又功德无量的事情——研究肝病,一做就是一辈子。
 
她在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带领团队书写了多项中国肝病研究的第一。
 
1973年,陶其敏教授和其团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的检测方法,使中国进入了认识乙型肝炎的时代。
 
1975年7月1日,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成功,开启了我国预防乙肝的先河,使中国进入了乙型肝炎有效预防的时代。当时的中国不具备疫苗敏感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条件。为了“疫苗”早日应用于人体,陶其敏教授毅然伸出手臂,接种了第一支乙肝疫苗。
 
1975年,建立中国第一套HBVDNA分子诊断检测方法。
 
1984年,在国内首创超速离心方法纯化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建立国家参比品,填补了当时国家的空白。
 
1991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1993年被批准用于献血人员的筛查,仅1993年到1994年一年时间,丙肝病毒感染人数就下降了一半,使中国真正进入认识和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的时代。
 
陶其敏教授为中国肝病诊断和预防事业的卓越贡献,万古长青!
 
陶其敏教授为中国医学事业树立的精神丰碑,万古流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