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永远是致病菌的特点
“欺软怕硬”永远是致病菌的特点,出生不到6个月的婴儿,尤其是
早产儿和低体重婴儿,对致病菌无任何招架之力。2004年安徽阜阳发生“大头婴儿”事件,据该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核查统计,从2003年5月以来,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共171例,死亡13例,病死率7.6%。婴儿发病和死亡的主因是由于劣质奶粉导致的营养不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被忽略了——这些劣质奶粉中含有阪崎肠杆菌。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从87份阜阳劣质奶粉样品中检测出11份阪崎肠杆菌阳性样品,污染阳性率为12.6%。这是我国首次从婴儿配方奶粉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菌株。
阪崎肠杆菌是何方神仙?
阪崎肠杆菌并不是近年才发现的新致病菌。早在1929年,Pangalos报道了一种能产生黄色色素的菌落是一起婴儿败血症病例的致病菌,这种致病菌即现在的阪崎肠杆菌,当时被称作黄色阴沟肠杆菌。1974年,日本微生物学家阪崎(RiichiSakazakii)从土壤、水、排污管、动物和人类排泄物中分离到这种细菌,1980年Farmer及其同事将其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是肠道正常菌丛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一直未被临床引起重视,直到1961年,英国的Urmenyi和Franklin两位医生首次报道两例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新生儿脑膜炎之后,美国、丹麦、希腊、加拿大、比利时、英国、荷兰、冰岛等国相继发现了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其中不乏大规模感染及暴发流行的报道。人们开始认识到,婴儿配方奶粉是当前阪崎肠杆菌的主要感染渠道,对于婴幼儿和免疫力差的人群,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及坏死性结肠炎等严重疾病,死亡率高达40%~80%。阪崎肠杆菌已引起各国的重视。
那么,阪崎肠杆菌污食品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呢?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将阪崎肠杆菌列为“对特定人群产生严重的生命危害、或产生慢性后遗症”的微生物。2004年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有关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包括沙门菌、肉毒梭菌等)的专家咨询会,将阪崎肠杆菌和沙门菌共同列为婴幼儿配方奶粉A类致病菌。认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是导致婴幼儿感染、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
发育不良、免疫功能差的婴幼儿最具杀伤力。来自美国FDA的监测表明,在美国出生体重偏低的新生儿中,感染率为8.7/10万;而1岁以下婴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率为1/10万,感染死亡率为20%至50%。全球从1961年至2003年有案可稽的48起婴儿感染事件中,有25起是新生儿感染。
阪崎肠杆菌特别喜欢夏天,因为高温让它如鱼得水。在25℃放置6小时,该菌的相对危险性可增加30倍;25℃放置10小时,危险可增加30000倍。因此,即使婴儿配方粉中只有极微量的阪崎肠杆菌污染,在配方粉食用前的冲调期和储藏期该菌也可能会大量繁殖。
尽管在环境中有许多地方是阪崎肠杆菌的栖身之处,但迄今能证实的对人患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只有婴儿配方奶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受到低浓度的污染,阪崎肠杆菌也可在奶粉的冲调、放置过程中大量繁殖而成为感染的危险因素。刘秀梅等人认为有3种主要途径可以导致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1.通过生产婴儿配方奶粉的原料;2.在巴斯德杀菌后配方奶粉污染或其他添加剂随粉带入;3.喂养婴儿前被污染。
感染阪崎肠杆菌有哪些临床表现?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并可能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和死亡,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成人也可能罹患此病,但病情显著轻微。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易被忽略。严重者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脑膜炎等。
(1)全身症状:发热,新生儿可表现为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拒乳、黄疸加重,面色发灰、皮肤发花甚至出现休克。
(2)
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呕吐、腹胀、腹泻、粘液血便,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
(3)
神经系统症状:烦躁、哭声尖直、嗜睡甚至昏迷,可出现凝视、惊厥,查体可有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前囟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临床症状
(1)全身症状:发热,新生儿可表现为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拒乳、黄疸加重,面色发灰、皮肤发花甚至出现休克。
(2)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呕吐、腹胀、腹泻、粘液血便,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
(3)神经系统症状:烦躁、哭声尖直、嗜睡甚至昏迷,可出现凝视、惊厥,查体可有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前囟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阪崎肠杆菌的感染?
1、
母乳喂养。婴儿在6月龄之前尽可能完全母乳喂养,以达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2、如果实在不能母乳喂哺,特别是新生儿或较小的婴儿期,最好选择液体配方奶。液体配方奶为无菌的,不会有感染阪崎肠杆菌的危险。
3、如果只能选择固态配方奶粉,大家应该明白,婴儿配方奶粉并非无菌产品,可能受可导致严重疾病的病原体污染。所以,应该尽量注意养成卫生的操作习惯,并注意安全储存奶粉,防止婴幼儿被感染。
4、在冲调婴儿配方奶粉,首先必须把喂哺和冲调婴儿配方奶粉的器具加以清洗和消毒,防止环境中或者器具中有阪崎肠杆菌存在而污染。
5、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合编的《安全制备、贮存和操作婴儿配方奶粉指导原则》,应使用温度不低于摄氏70度的水来冲调婴儿配方奶粉,以杀死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即可使用待凉不超过30分钟的沸水)。冲调好的奶应冷却至可喂哺的温度,然后立即饮用。冲调好的奶若在冲调后两小时内仍未被饮用就应该倒掉。
6、冲调好的奶若实在不是即时饮用,应立即冷却,并贮存在摄氏4度或以下的冰箱内,但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最好在给宝宝喂奶前重新加热,加热时间也不应超过15分钟。不过,建议在每次喂哺前才冲调新鲜的奶,避免贮存冲调好的奶。
7、低温保存的奶瓶可以放在盛有温水的容器中加热,要确保水的高度不要超过瓶顶,偶尔摇晃或转动一下奶瓶,以确保加热均匀。切勿使用微波炉加热婴儿的奶,因为微波炉的热力不均匀,可能产生“热点”,烫伤婴儿。
8、冲调配方奶粉的器具经常高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