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离我们并不遥远哦
摘要: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经带登革热病毒的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
1、何谓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蚊媒
传染病。主要经带登革热病毒的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
2、感染登革热会有哪些主要症状?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5-8天,出现突起高热,伴“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
关节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
潮红)、
结膜充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主要临床症状。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病死率高达20%,个人或家庭、邻居中一旦有人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扩散。
3、登革热离我们有多远?
首先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温州也有伊蚊;其次气温是影响登革热疫情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气温已逐渐升高,预测蚊媒密度将上升;再次,温州水网密布,孳生地难以彻底清除。登革热离我们并不遥远,公众应提高认识,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4、个人要如何预防登革热?
首先,防止被蚊叮咬可预防登革热。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到相关地区旅游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衣服及外露的皮肤上涂抹蚊虫驱避药物;家庭安装纱门纱窗,出入随手关门。平时可以点蚊香、驱蚊片,睡觉时使用蚊帐;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早上8-9点、傍晚5-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其次,清除蚊媒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周换水洗瓶、清洗根须,花盆底座勿留积水;翻缸倒罐,彻底清除室内外各种容器的积水: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瓶子、缸罐、轮胎、一次性纸杯等可积水的容器,将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疏通、排除天台沟渠积水、保持渠道畅通、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填平地面凹陷,以防积水。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杂物。
温馨提示:五一假期临近,广大市民如出行到东南亚等地区,应留意当地的登革热疫情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
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曾经到过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