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 疾控专家:寨卡病毒扩散风险较低 孕妇需谨防蚊虫叮咬
摘要: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Zik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也存在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的可能性,人群普遍易感。
2月19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我省出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近日,浙江省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对浙江省寨卡病毒病风险开展专题评估,专家指出:我省与曾经或现有寨卡病毒传播的国家有持续的人员往来,且已经发生输入病例,继续发生输入性病例的风险较大。目前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当前由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随着气温升高,伊蚊密度增加,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因此要重点做好清除越冬成蚊和蚊媒孳生地为主的环境整治。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ZikaVirusDisease)是由寨卡(Zik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
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也存在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的可能性,人群普遍易感。
关注重点是哪些人
不过专家表示,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只有约20%的感染者发病,病程约1周左右,感染者大多症状轻微,截至目前未发现死亡病例。但由于存在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关联,且寨卡病毒存在母婴传播的可能性,所以当前关注的重点人群应以孕妇为主,尤其是孕早期(1-3月)孕妇。
旅行健康提醒
浙江是商贸、旅游大省,专家建议近期前往南美等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员做好防蚊措施,如室内使用蚊帐,到室外穿浅色长袖衣裤、随时喷涂驱避剂等。
旅途中如果出现发热、皮疹、
关节痛、
结膜炎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在入境时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告;入境后,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旅行史,接受医学随访。
孕妇应特别注意
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尽量避免前往疫情发生国。
如必须前往,旅途中除做好防蚊措施外,还应确保安全的性行为,坚持正确使用
安全套,因为寨卡病毒可能会通过性接触传播。
计划怀孕的妇女,请在旅行期间及回国后一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在此期间受孕。
孕妇如回国后出现症状,请立即就医并主动报告旅行史,同时密切监测胎儿。
一起动手消灭蚊虫
专家还表示,目前是清除越冬成蚊和蚊媒孳生地的好时机,需要各个单位、各位市民一起动手,翻缸倒罐、清理环境、清除蚊虫孳生地,蚊子少了,风险肯定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