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爆发白喉疫情,接种疫苗,严防古老传染病来袭!
摘要:疫苗接种对保护白喉易感人群效果明显,为重要的预防措施。近年来由于疫苗的应用,使白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大降低,目前白喉患者年龄构成向大年龄组推移并呈高度散发的趋势。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国家
乙类传染病。病变主要由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人类是白喉杆菌的唯一宿主,白喉患者,恢复期带菌者,潜伏期患者或健康带菌者均可成为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污染的器具或食物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侵入破损的皮肤及粘膜而感染。
接种疫苗是预防白喉的重要措施
疫苗接种对保护白喉易感人群效果明显,为重要的预防措施。近年来由于疫苗的应用,使白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大降低,目前白喉患者年龄构成向大年龄组推移并呈高度散发的趋势。应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即可有效防止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百白破疫苗与白破疫苗属于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五联疫苗属于二类疫苗,为自愿收费接种)
1、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DTaP,白破疫苗,DT)
DTap共接种4剂次,分别于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DT为6周岁时接种1剂。
3月龄~5岁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每剂间隔≥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6岁接种DTaP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如>6岁未接种白破疫苗的儿童补种1剂白破疫苗;
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五联疫苗共接种4剂次,分别于2月龄、3月龄、4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五联疫苗可作为百白破疫苗的替代疫苗,如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含百白破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DTaP接种。
认识白喉的临床表现:
白喉主要以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犬吠样
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假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极重者可导致死亡。根据病灶部位,患者免疫状态,外毒素量和毒素是否进入血循环而分为几种临床类型,如咽白喉,喉白喉及鼻白喉等,其中以咽白喉最为常见。
其他预防措施
A、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隔离、治疗病人,直到症状消失并停药后,其病灶处病原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带菌者可使用抗生素,连用7天。对密切接触者应加强医学观察,并可给予抗生素预防。
B、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患者物品,不在人多场所停留,开窗通风,减少接触飞沫等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