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2.体征
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预防
1、生活有规律
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
2、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
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又如艾滋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3、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
其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的成员。
4、防止结核菌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因其是呼吸道传染),养成人人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结核病患者的痰应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处理;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或戴口罩,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大声说话;病人所用物品应经常消毒和清洗。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结核菌容易在通风不良的较密闭环境(如冬季居室内、拥挤的集体宿舍或工棚)中传播。因此要养成定时开窗通风的习惯,尽量让日光进入室内。
3)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源。隔离排菌肺结核病人,其不要到拥挤的人与人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的病人,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最好单独住一室,无条件者也要分床睡。
5、为儿童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以使儿童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或在感染自然结核菌时限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细菌数量,起到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严重结核病的作用。接种对象为新生儿。
如何早期发现肺结核呢?
得了肺结核,除了肺部受损害外,还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患者常感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发热、两面颊潮红等。有的小孩还会出现性格改变,易哭闹、发脾气;一些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道症状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轻度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甚至胸痛。有的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因此常被按感冒治疗而延误就诊。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必要的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透视、拍X光片),痰涂片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抽血查血沉等,以便尽早确诊。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胸部透视简便易行。
建议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应该定期检查:
(1)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
(2)患有糖尿病、矽肺及胃切除等手术后的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3)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患者,尤其是儿童。
(4)长期低热或有结核过敏表现的人,如关节痛、血沉快、抗风湿治疗效果不好,或患有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者。
(5)经常接触粉尘者。
(6)久治不愈的感冒、咳嗽、持续发热,以及肺部有阴影者,经正规抗炎治疗两周,仍不见好转时,应想到有患结核病的可能,需做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