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你和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你和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2018-05-11 来源: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ease)是由各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又因这是一种出疹性疾病,而出疹部位又集中在口腔,手、足等部位,故此得名(根据病名我们也可以简单想象一下,即为手、足、口发疹子)。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中心发布最新公告,3月份手足口病全国报告病例已达2.8万例,手足口病逐渐进入流行期,今年预计是手足口病高峰年。

即使不是高发年,宝妈们对于手足口病也都格外担心。

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邵林杰介绍,对于手足口病的来势汹汹,家长朋友们不能掉以轻心,但过分的担忧也是徒劳的。面对疾病,我们应科学、理智地应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在邵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认识手足口病以及学习相关的防治知识。

何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ease)是由各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又因这是一种出疹性疾病,而出疹部位又集中在口腔,手、足等部位,故此得名(根据病名我们也可以简单想象一下,即为手、足、口发疹子)。手足口病病毒有个适应温度20-40℃,所以每年发病呈季节性,一般是4-9月,而发病高峰期集中在5-7月。

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

手足口病发病常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反而6月龄以下的婴儿因有母体抗体的保护发病率较少。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免疫功能日渐完善体质增强,也很少传染此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等途径传播。如接触患儿的粪便,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嘴、餐具等感染,且患儿发病后的一周传染性最强。在此,邵林杰医生强调,很多家长们不了解手足口病,小孩子患病后依旧让其去幼儿园,结果导致一片的小朋友感染。邵林杰医生呼吁家长朋友们,应当重视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患病期间尽量待在家中隔离,待其所有症状消失1周后再上幼儿园。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体后,潜伏期一般3-7天,随后出现症状,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出疹于发热1-2天后出现,其皮疹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如下:

①部位:皮疹主要出现于口腔、手、足和臀等部位;

②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③顺序: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易于疱疹性咽峡炎相混淆,需谨慎)。初期为栗米养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粘膜,可影响进食。

一般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对症处理后,无需吃抗生素、抗病毒药,1-2周后就会自愈并不会留下后遗症。而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除了发热、皮疹以外(重症患者早期可不出现皮疹),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情为重可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和预防

15字要诀需谨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太阳

①病情监护: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抽搐等,应及时就医。

②勤洗手,注重手卫生,用肥皂或使用消毒功能的洗手液洗手,避免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揉眼睛,吃手等。宝妈们在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处理其他污秽物后按正确方法洗手,也可以考虑戴一次性手套。

③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饮食上注意食用烹饪软烂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过咸过酸的食物。

④注重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公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出疹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

⑤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⑥消毒:每日清洁消毒常接触的家具、地面、玩具等,75﹪酒精和5﹪苏尔消毒液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或浸泡,15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衣物床被应在太阳暴晒,经常翻面保证阳光照射。

⑦隔离: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患儿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不去幼儿园及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⑧接种疫苗: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6月龄-5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2剂次,间隔1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可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