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高发年,儿童医院医生来支招儿!

手足口病高发年,儿童医院医生来支招儿!

2018-05-01 来源:成长日记电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按照疾控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是隔年高发的,前不久,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的手足口病疫情通报,也提醒我们广大小朋友的家长和我们医务工作者,今年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年,我们在医院也做好了足够的应对准备。

手足口病高发年,儿童医院医生来支招儿!

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如何应对?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欢迎来到本期《成长日记》。

手足口病隔年高发

4月至7月是高发季节

成长日记:为什么今年手足口病会高发呢?

张成晔:按照疾控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是隔年高发的,前不久,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的手足口病疫情通报,也提醒我们广大小朋友的家长和我们医务工作者,今年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年,我们在医院也做好了足够的应对准备。

成长日记: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张成晔: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到7月。这种病毒是天气越热,病的毒力会越强。它的发病年龄也是以小小朋友为主,六个月以上到学龄前五岁是它的高发年龄。手足口作为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群体的密集的场所,易引起互相的传染,所以幼儿园小朋友是得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成长日记: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张成晔:手足口病早期会有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比如常见症状有:发烧、乏力、身体不舒服、咽痛。手足口病,带给小朋友最大的影响就是咽部疼痛,因为它主要的疱疹长在咽部,所以咽痛会导致他不吃不喝,家长感觉到小朋友滴水未进,什么也吃不下,日夜的哭闹,甚至把嗓子哭哑。除了咽部的疱疹以外,还有手、脚,甚至有些在关节和臀部出现疱疹,这也是手足口病的表现症状。

成长日记:重症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呢?

张成晔:在我们儿童医院就医的患者里面,发展成重症手足口病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可以说90%以上都是轻型的手足口病,重症和微重症病例不到10%,微重症手足口病例可能也不到1%左右。手足口病虽然在大概一周的时间里会给小朋友带来生活上的影响,但是一般一周之后,症状就会逐渐的消退和缓解,慢慢就能进食了。

从病原学上来说,感染了EV71型的手足口病,发展成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比例相对会高一些。个体来说,有基础病的、平时体弱多病的小朋友,发展成为重症的比例也会相对高一些。比如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基础病糖尿病等等的小朋友来说,一旦感染了手足口病毒,最好要特别观察他的精神反应、脸色和循环、呼吸情况。感到不妥,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密集场合易诱发手足口病

勤洗手、多通风、忌食生食,提高抵抗力

成长日记: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有什么呢?

张成晔:一方面在病毒高发的季节易引起手足口病,另一方面在很多密集的场所,还有患病者比较集中的场所,易感染这种病毒。这种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多种肠道病毒都会容易引起这种手足口病,抵抗力下降又接触到了这种病毒就很容易发病了。

成长日记:应该怎么去预防手足口病?

张成晔:要勤洗手,在密集场所要开窗通风,有明确患病病人的场所,或者是有高度患病可疑病人比较聚集的场所,小朋友在疾病高发期尽量不要去。同时也不要跟患病者密切的、脸对脸的接触,也不要生食瓜果、生食肉类、冷饮。除了呼吸道传播之外,还有消化道传播,病毒经过口,然后进入消化系统也可以导致发病。

成长日记:我们应该养成那些习惯?

张成晔:要想从个体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好的饮食习惯。平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高的水果和青菜,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另外,平时要多在户外活动,多做日光浴,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其实,任何疾病都可以叫做不良生活习惯综合征,我们不应该做温室里的花朵,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加强自身抵抗力。在饮食上,五谷杂粮粗细搭配,尽量多吃新鲜青菜,新鲜水果,不要养成吃零食或过多的大鱼大肉,要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

成长日记:如何落实预防手足口的措施?

张成晔:一是我们一定要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毒,比如在超市、电影院一定要做到门窗、门把手、扶梯消毒,要用八四消毒液勤擦试,尽量开窗通风。其实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消毒方式,日光里的紫外线有杀毒作用。

二是强调校医和老师们要做到真正有效的屋内消毒。因为我们患病孩子的排泄物里面,会有这种病毒,要把患病小朋友的大小便彻底消毒,但凡发现一例病例,就要隔离,其他接触的小朋友都要处于观察期,阻断这种传染源。

卫生意识很重要,洗手方法要记牢

成长日记: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对于卫生环境要求很高,这是国情问题还是意识问题?

张成晔:一方面是教育宣传,另一方面是从小养成这种好的意识。我们虽然从小培养勤洗手、屋子要清洁干净的理念,但是还有很多家长对洗手、餐前餐后的消毒不以为意,导致小朋友的卫生习惯不太好。

洗手有一个小方法:八步洗手法。洗手心、手背、手指缝,在流水下冲洗20秒。其实真正做到勤洗手,不仅是从外面公共场合回来要洗手,在你摸食物和水杯之前也要洗手。这么一来,病毒从手传染到嘴里的途径就阻断了。

成长日记:免洗的消毒液好不好呢?

张成晔:免洗消毒液很方便,也能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但是像手足口病毒、诺如病毒,必须要用肥皂、流水冲洗,才能把它彻底洗掉的,是不能用其他方式来代替的。

感染后及时就医

多观察孩子精神状态

成长日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应该怎样处理?

张成晔: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不能在家自行处理,一定要送到医院就诊。这个病目前还是依赖于到医院,由医生临床诊断。

最主要的,家长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如果孩子精神反应良好,那么一般预示着他的病情不会太重。如果他的精神反应不好,比如打蔫;或者呈一种异常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状态,比如瞻妄烦燥,就是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甚至肌张力增高,胳膊腿发硬;再或者就是精神反应减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的减低,就是淡漠,逐渐的失去意识和昏迷,都是提醒家长孩子的病情可能会重。

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和脸色,如果孩子的脸色和口唇红润,呼吸平静,一般状况是好的;如果脸色不好,呼吸急促、手脚湿冷,小婴儿喂奶之后发生喷射性呕吐,或者是完全不肯进食、头疼,甚至是失去意识和抽搐,这都预示孩子状况不佳。

一般从脸色、呼吸、循环就能帮助我们来评估孩子是不是需要就医,家长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成长日记:如果家里有小宝贝,父母或其他人从外面回到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张成晔:从外面回到家里的时候,尤其家里有小宝宝的时候,要换衣服,在门口换鞋,把外衣挂在门口,回到房间里以后,要换家居的清洁衣服,要勤洗衣物,勤在日光下晒衣物和被褥。

因为很多病可能就是家长把病毒从外边带回家,在家长身上可能并没有致病,因为成人的抵抗力很强,但是把病毒带回家了。我们在小区里面就可以感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玩过的玩具甚至是扶梯滑竿,马上别的小手就会摸上去,跟着再用这个小手吃东西,就会导致第二个小朋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病了。

5岁以内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有效阻断手足口病流行

成长日记:有些家长对于接种手足口疫苗不积极,您有什么建议?

张成晔:目前,EV71的疫苗接种率普遍不让我们满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广大小朋友的家长还是对疫苗有误区,或者说了解的不够。也特别想在这里宣传一下,在手足口高发期,我们对于婴幼儿来说,还是主张要打这种手足口疫苗的。

大概6个月的月龄以上就可以接种这种疫苗,到5岁,目前我们不推荐5岁以上的小朋友接种疫苗。5岁以上小朋友自身抵抗力一方面是增强了,另一方面从流行病目前的趋势讲,5岁以上小朋友的发病率相对不像5岁以下小朋友的发病率那么高,所以打疫苗不是很必要了。

手足口疫苗在社区防疫站就可以自费接种,它是国家的二级疫苗,这种疫苗对于有效地阻断手足口病的流行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个疫苗的有效期可以长达一年甚至几年,所以它接种一次之后,第二年应该是不需要再接种了。

常见家长误区:要求输液

能生活护理尽量不吃药,能吃药尽量不打针

成长日记:对于手足口病,家长有哪些误区?

张成晔:我们临床见到有代表性的误区就是手足口病本身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家长因为孩子吃不下东西和早期发烧,孩子哭闹不止,就一定要求输液,打消炎针,这样的家长在我们门急诊总是会遇得到的。

如果按照家长的要求,这时候给孩子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输入液体,它的副作用是远远大于正作用,而且没有任何必要,这种误区的家长我们还是比较多见的。

这种时候,我就会反复告诉家长,手足口病需要一个过程,孩子既然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毒,已经在咽部出现疱疹了,这种疱疹就会导致孩子吃不下东西,差不多一周左右时间,疱疹就会消退,就会能进食,这两天,家长只需要耐心地给孩子喝温热的水,温热的粥,甚至直接淡糖、淡盐水,多次地喂,少量多餐饮食就可以。

成长日记:70、80后小时候会常常在医院打肌肉针消炎。

张成晔:对,咱们小时候屁股上打消炎针是经常的事,但现在肌肉注射这种办法已经基本上被取缔了。肌肉注射的副作用,会使一些脂肪变性,一些很难吸收硬结在臀部软组织,所以现在不主张。

现在我们的理念是,能喝水生活护理尽量不吃药,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不输液尽量不输液,一定是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或者在这种病毒的基础上合并了细菌或支原体感染,我们医生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有病原学证据,有炎症指标的增高,才会给病人用头孢或阿奇。输液就一定是早期应用,足量够疗程应用,把它的合并症治好,避免发生重型和微重型。

患儿家长遇事莫慌

相信医生的专业理念

成长日记:孩子生病,家长着急,有时候控制不住情绪,您有什么建议?

张成晔:对的,家长看到的仅仅是高热的表象,医生从孩子高热的这种表象下面,看到的是他循环良好、呼吸良好,肺里面听着通气良好,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整个机体状况是良好的,所以我们医生心里是有把握的,通过病人的表象,看到病人身体里实质状况,甚至可以看到病人的病理生理状况,到医院来就是相信医生,相信我们好的理念。

成长日记:您的孩子,会不会因为您是医生,所以说安全感特别强?

张成晔:没错,他小时候得过疱疹性咽峡炎,嗓子疼吃不下东西,我就挤一些柠檬汁,妄图给他补充一些维生素C,但是注意,不能用热水泡,维C遇热即被破坏。

其实好多小朋友,你看他很小,特别惜命(笑场)。他有时候会自己要求去医院,他也知道会打针,还是要求一定要去医院,要来见医生。有个小朋友,一直记得他自己的症状“鼻黏膜肿胀”,会一直说。还有的小朋友,陈述病情告诉我,“阿姨,我这里疼,苦疼苦疼的。”虽然不像我们医学上的术语——锐痛、刺痛、剧痛、钝痛,但是也能尽可能地努力表达他的症状,说得非常好。

成长日记:您会给手足口病患儿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张成晔:在仔细检查孩子之后,有必要先查一个末梢血常规,看一下孩子有没有合并二重感染,比如细菌感染。如果情况符合我的预期,这就是一个手足口病,目前没有其它白细胞增高的趋势,我就会嘱咐家长,可以用退烧药,教家长怎么物理降温,回家做生活护理,回家多喝水,多吃一些流食,忌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告诉家长大概病程,不要着急,大概病程会在一周左右,注意观察。

来就诊的时候,如果家长抱着这孩子,家长特别焦虑,甚至烦躁,甚至对医生喊叫的时候,那个小朋友在旁边往往跟着也大声哭闹,打挺儿,往后仰。孩子的情绪是会被家长传染的,如果是一个淡定的、理智的妈妈,孩子的情绪也会很平静,而平静的好情绪,对于小朋友自身疾病的痊愈是有好处的。

最后,希望孩子们都能平安地度过这个手足口病高发年。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