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号称“隐形手足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肠道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非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此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另外,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主要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病程特征: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为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成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但是,由于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可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其次,不少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咽喉痛、口腔内疱疹等症状,也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因此,大多数患儿家属难以分清两者区别。另外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与疱疹性口腔炎的初期症状很相似,不同的是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而非肠道病毒引起,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值得大家警示。
临床特点
典型特征是咽部充血,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丘疹,周围有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形成疱疹,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发烧1~2天后,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牙龈红肿,在颊黏膜、齿龈、舌、唇内、唇红部及邻近口周皮肤部位的口腔黏膜上出现成簇小水泡,尤其是邻近乳磨牙的上腭处,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疼痛剧烈;患儿表现为烦躁,拒食。但水泡出现后,患儿的烧热减退,溃疡面逐渐愈合,不留瘢痕。病程约1~2周
疱疹位置
多见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常无全身症状
口腔、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都可出现疱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没有疱疹,仅手足出现皮疹
颊黏膜、齿龈、舌、唇内、唇红部及邻近口周皮肤部位
传染程度
较强的传染性
手足口病传染性更强,需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较强的传染性
严重程度
极少有严重并发症,但应防止溃疡造成的细菌感染
手足口病重症几率高,部分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重症,严重时个别患儿甚至会死亡。
与疱疹性咽峡炎相比,感染面积更大,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尽量避开传染源或者是在接触了已患病的人之后及时做出一些措施,就能很好地预防,特别是在夏秋高发季节。
1、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一般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为宜,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
2、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密闭的空间(商场、超市等);尤其是在一些幼托机构,可能出现集中发病的情况。
3、经常给孩子的用品消毒,如奶瓶、玩具等。
4、尽量让孩子吃熟食。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和护理?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多数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发病初期会有发热,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退烧贴、温水擦浴等)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美林等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少数患儿如果出现高热、抽筋、心慌、呕吐、气促等,则需要马上去到医院就治。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当嘴巴里有水疱和溃疡时会很疼,从而影响进食,此时应当鼓励患儿多喝水,可以让患儿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羹、米粥等。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更昔洛韦、干扰素等,应酌情使用。医生也可能开具利巴韦林喷雾剂,但目前利巴韦林在国内存在滥用的嫌疑,因其存在致癌性风险,需谨慎小心使用。另外,抗生素对病毒性咽峡炎无效,但如考虑合并有细菌感染。
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主要是清热解毒类的药物,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