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春暖花开、气温适宜,
同时春雨连绵、温差变化较大,
清明节假期来到了,
“踏青春游”的小伙伴越来越多,
各种时令水果不断上市,
大家的饮食也越来越丰富!
威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这一季节,
市民要重点预防胃肠道、呼吸道传染病,
还要避免被蜱虫叮咬。
4月份,市民需重点预防以下传染病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所有人群均易感,一生中可多次感染。
症状: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持续2-3天,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臀出现斑、丘、疱疹为特征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幼托)易感,潜伏期2~10天,常见3-5天。
症状: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持续2-3天,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出疹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症状:
大龄儿童和成人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也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迅速进入出疹期。
婴幼儿由于症状不明显,常以出现皮疹为第一个体征,皮疹呈向心分布,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播散四肢,皮疹以躯干最多。
由于皮疹分批连续出现,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即所谓“多型性发疹”。
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症状:
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主要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空气飞沫和食物传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发病高危人群主要为农民,工作、生活靠近山区、林地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
症状:发热,血小板、白细胞急速下降;有的还会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
蜱叮咬传播;
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体液。
预防措施:
尽量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到树木密集的地方,遮挡头和面部,并扎紧袖口、裤脚和领口。
注意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