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血供丰富,功能复杂,因此特别容易生病。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这令人生畏的三部曲。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硒库
肝脏被人们称为人体的“生命塔”,人体各种物质进行加工、转化、利用、储存以及毒素排泄的重要场所。肝细胞是组成肝脏的基本单位,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完整,是肝脏保健的关键所在。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不仅承担着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解毒的功能,还承担着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功能。肝还与血液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和药物代谢活动都在肝脏中完成。肝脏在复杂的解毒和代谢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这些体内有毒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对肝脏细胞器和细胞膜产生破坏作用,造成肝脏的损伤。
值得庆幸的是,肝脏内存在着专门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此酶可以使有毒的过氧化物变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使肝脏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人体内肝脏中的硒浓度是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器官的,这当然是肝脏自身多方位的代谢活动需要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保护,当人体的硒摄入量入不敷出时,首先动用的就是肝脏的硒,表现出肝的硒含量最先迅速降低。因此,肝脏是人体的一个硒库。
如果这个硒库里的硒缺少了,肝脏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就受到抑制,肝脏就会失去应有的生理功能,而造成体内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和其他毒素的大量堆积,使集体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肝脏出现疾病时,越是病情严重,血液中的硒水平越低。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健康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直至肝癌患者的血硒水平依次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医学工作者开展了多方面深入研究,不断发现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对肝细胞本身有直接损害作用,需更多的硒来保护肝细胞膜结构及功能完整的生理功能,否则会导致肝硒及血硒含量明显下降。
肝炎破坏肝组织处理废物的功能,而硒可以清除自由基和阻止脂质过氧化物反应,从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及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护肝脏。另外,低硒可能是肝炎、肝硬化发生癌变的一个促发因素;对低硒的肝炎患者,适量补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最终可以把大约90%的乙肝病毒清除掉,对改善病情,预防癌症发生,是一条可行的新的防治途径。”
肝病越严重,血硒水平越低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血供丰富,功能十分复杂,素有人体“化学工厂”之称。由于肝脏体积大,功能特别多,因此“树大招风”,也特别容易生病。最使人害怕的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令人生畏的三部曲。
如何预防它们的发生,如何打断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怎样治疗这些疾病。一直是众多医学家研究的目标。近数十年来,经国内外许多医学家的反复实验和探索,发现微量元素硒是许多肝脏疾病的天敌,特别对上述这个可怕的三部曲,有良好的阻断效果。
通常造成肝细胞损害的因素
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侵袭;
药物或毒物产生大量自由基的破坏;
酒精造成肝细胞的损害。
自由基是破坏肝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结构的元凶,大量的自由基使肝细胞膜及细胞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硒是与自由基相对抗物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因子,在硒的含量不足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就会明显降低,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就要削弱。此刻,自由基乘虚而入加大了对肝细胞的破坏。大量肝细胞被破坏后,可形成“肝坏死”、“肝硬化”;坏死肝细胞不能完成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堆积成“脂肪肝”。
硒与乙肝病毒
我国乙型肝炎病人的约2800万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己超过2亿人,这种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20%最终转化为各种慢性肝病。
在所有的肝病中,发病率、癌变、死亡率最高的就是乙型肝炎,那么乙型肝炎是怎么发生的呢?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发病因素之一,就是由于肝脏内硒含量不足致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肝脏自身免疫力下降,这时人体一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就容易侵入到肝脏组织中并迅速的繁衍生殖。引起肝脏坏死,失去了活性,肝的解毒功能明显降低,致使肝脏中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大量堆积,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乙型肝炎造成肝脏这一系列病变的发生,都与缺硒由直接关系。如果体内不缺硒或做到预防和治疗不缺硒,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高,肝自身免疫力强,及时清除乙肝病毒的侵害,就可以把握住疾病发生或发展的关口。
现在漫天飞的大小三阳,除了大三阳需要用适当药物质治疗外,单纯的表面抗原阳性,无症状者和小三阳,根本不需要用药,要补硒就会把肝脏中的毒素和乙肝病毒复合物逐步排出体外,可以清除肝脏中的90%乙肝病毒,这主要是在硒的作用下,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了,特别是肝脏自身的免疫这些都对肝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防御网,起到了保肝护肝的作用,使乙肝病毒不得侵入,一旦入肝就会被肝脏的防御网及时清除和灭掉。
硒与慢性肝炎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仅慢性工型肝炎病人估计就有2800万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已超过1.2亿人。这种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20%最终转化为各种慢性肝病。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病情越重,血硒水平越低。如2000年“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报导,人体血硒浓度排列依次为:肝癌<肝硬化<乙型肝炎<健康人。
八成肝癌由病毒性肝炎引发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所致肝癌占全部肝细胞癌发病数的80%以上。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肝癌病人中几乎85%的病人可以检测出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乙肝是发展中国家肝癌的主要病因,丙肝则是发达国家肝癌的主要病因。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病检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近年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比例并不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转化食物中的硒成为人体可利用的硒蛋白。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受损,难以充分利用食物的硒,从而造成缺硒症状,而通过服用补硒剂可帮助患者迅速恢复体内硒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这有益于预防病情恶化,加快身体康复。
硒与肝纤维化
世界着名肝病权威专家汉斯指出,“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谁就将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科学研究发现:硒作为体内抗氧化保护系统的重要组分,能阻断体内有害物质自由基对肝脏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肝细胞、枯否细胞和肝星形细胞,肝病患者补硒可以达到阻断肝纤维化,预防肝硬化、肝癌的目的。
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硒作为体内内源性氧化保护系统的重要组分,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体内含硒酶类抗氧化系统能够阻断自由基对肝脏细胞的损伤,防止脂质过氧化及其产物的产生,影响肝细胞和枯否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进一步影响到HSC的激活,从而能拮抗肝纤维化。含硒酶的活性同硒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保证适当的硒营养水平能够维持含硒酶的活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因此,适当补充硒,改善体内硒营养状态可能防止肝脏在受到化学药物、急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时出现氧化应激状态,减轻肝脏损伤,以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硒与肝硬化
肝坏死和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基础。
近年来,许多实验室应用动物肝纤维化模型,研究硒对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取得了一系列结果。如1994年“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使血中转氨酸下降,白蛋白上升,肝中硒和含硒酸上升,肝纤维化病理变化得到改善。
硒与肝癌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启东地区是渔米之乡,经济发达,但是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肝癌、肝炎发病率极高,发病原因不清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经16年研究终于找出原因,原来这里的水、土壤、粮食中缺少元素“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水和粮食中获取的硒很少,体内硒含量特别低,而体内缺硒的人易被肝炎病毒传染。
此外,体内长期缺硒的肝炎患者转化为肝癌病人的危险是其它人群的202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硒可以使肝炎病人的病情好转,使肝炎病人发生癌症的比例大大降低。专家们表示:即使在不缺硒的周边地区,人们适量补充硒元素对预防肝癌、肝炎也是大有益处的。
硒最突出的作用是防癌。经过国内外专家的长期考察发现,硒通过四方面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发展。
一是硒能降低致癌因子的诱变性;
二是硒直接影响致癌物的代谢;
三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防止自由基损伤。
四是硒通过干扰肝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抑制DNA和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有效地杀伤和抑制癌细胞。
动物和人群实验均显示补硒可以预防肝癌。
硒最突出的作用是防癌,我国用硒预防肝癌的工作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硒与酒精肝
适量饮酒有益身体健康,但长期饮酒或较大量饮酒时,除了容易产生眩昏、口此不清、呕吐、步履不稳等现象外,更严重的是会使肝脏受损,造成肝病或肠胃病。这种因酒精引起的肝病,最初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继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严重时成为酒精性肝硬化。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肝炎、肝硬化等肝损伤,都可以表现出血硒降低,而低硒又能促成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大量乙醇在体内代谢,可使肝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肝细胞坏死。
研究发现,适量补硒对防治这些肝病也有重要帮助。我国学者专门对8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补硒观察,结果发现,补硒的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炎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未补硒的患者。
可见,大量饮入酒精使肝细胞变形、发炎甚至肝硬化,而硒又可使这些病变逐步恢复。
基于硒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所以适量补硒可以起到加速酒精分解代谢,解除酒后不适、进而保护肝脏、预防酒精性肝病的作用。
硒的另外一个作用非常值得向诸位读者推荐,即是硒的醒酒、解酒作用。
加速肝脏蛋白合成能力,特别是酶的合成能力。而由肝脏产生的醇脱氢酶是体内分解酒精的唯一途径。因此,硒摄取量的增加,促使酒精分解为水的过程加强和加速了,而且硒对肝脏的防护作用也可减弱酒精对肝的毒害。
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一试,在饮酒前四小时,服用硒200微克,可明显减轻酒精反应。如果酒前没有服硒,酒后感觉不适或醉酒,可迅速服硒200-250微克,数小时后,全身感觉会有明显好转。
硒,“守卫”肝脏的四道防线
病毒对人类产生危害,有四个基本过程。
第一是它要逃匿人体免疫防御进行入侵,
第二是它要摧毁人体抗氧化防御造成损伤,
第三是它在人体内繁殖时产生变异;
第四是外环境的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
有些变异形成攻击性更强的新病毒。硒对肝炎病毒、克萨其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硒是从增强免疫防御和阻断病毒突变等四道防线上抵抗这些病毒的。
硒筑起对抗病毒的四道防线。
硒的第一道防线(增强免疫功能,减少肝病的反复);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这就直接造成了机体识别以及抑制病毒能力的下降,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内的病毒难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而硒是强效免疫调节剂,足量硒对维持免疫系统正常是必需的,硒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吞噬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脏自身的抗病毒能力,研究显示,乙肝病毒入侵后,会扰乱机体免疫系统,使白介素一2和白介索一2受体下降,补硒能使乙肝病人的白介素一2和白介索一2受体恢复。从而有助于防止肝病病情的反复发作。
硒缺乏则相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硒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阻止病毒入侵。
另外,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利于改善肝病患者多种体表症状,如:甲、乙型肝炎患者补硒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改善食欲不振、明显乏力、面容灰暗等症状。
硒的第二道防线(提高抗氧化能力,预防肝纤维化);
当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出大量自由基,去杀伤病毒,产生一般免疫风暴,引起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造成有害“自由基”的清除受到障碍,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肝脏,引发肝纤维化;同时这些自由基也会对免疫细胞和组织细胞造成损伤。
肝病病情的发展有“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三部曲之说,肝纤维化是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转化的必经之路,抑制肝纤维化,就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细胞中的抗氧化酶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有两类重要的抗氧化酶(谷肤甘肚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是含硒酶,缺硒时酶活性低。致病的病毒,当遇上硒摄入充分机体,由于含硒酶活性高,只造成轻度组织损伤。相反,当遇上缺硒机体,由于含硒酶活性低,造成重度组织损伤。
研究显示,乙肝病毒入侵后,会使血液抗氧化活性下降,从而使脂质过氧化物升高。硒是强抗氧化剂,补硒可提高体内“含硒酶”活性,全面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及时清除有害自由基,保护肝脏,促进肝功能恢复,防止肝纤维化。预防肝硬化、肝癌的产生。
硒的第三道防线(阻断病毒突变,加速病体康复):
肝病多是病毒引起,而病毒在人体缺硒时极易变异,从而变本加历地对人体产生伤害。
克山病的病因是克萨其病毒,有些克萨其病毒本身是不致病的,被称为良性病毒,但机体缺硒时,克萨其病毒基因不稳定,产生突变,得不到修复,变为恶性克萨其病毒,成为致病性极强的病毒,补硒可以抑制克萨其病毒突变。
感冒病毒在缺硒机体内也会产生突变。
肝炎病毒突变与硒的关系还没见到研究,而我国大量研究说明病毒性肝炎病人缺硒,补硒可以减轻肝炎症状,增强护肝药物治疗效果并能够阻断肝炎向肝癌发展,提示硒对肝炎的突变有控制作用。
研究发现,硒是唯一与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的营养素,补硒有利于阻断病毒的变异,促进病体的康复。
硒的第四道防线(解毒除害,保护肝脏):
硒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拮抗多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如汞、铅、苯、砷等)和一些有害化合物,从而减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
十大人群,需科学补硒
硒元素与肝病的医理作用
肝病患者
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硒浓度量明显比正常人低,因为当人体摄入的硒含量不足时,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就会急剧下降,使得肝脏代谢活动中产生的有害过氧化物不能及时清除,致使肝脏出现种种病症。定量补硒,可及时帮助清除肝脏内的代谢产物,帮助肝脏分解毒素,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好转,而且又是防止肝脏癌变的有利措施之一。
增强免疫功能,防止肝病反反复复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这就直接造成了机体识别以及抑制病毒能力的下降,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内的病毒难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而硒是强效免疫调节剂,可作为免疫系统的非特异刺激因素,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脏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助于防止肝病病情的反复发作。另外,硒还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来改善肝病患者的多种体表症状,如:甲、乙型肝炎患者补硒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改善食欲不振、明显乏力,面容灰暗等症状。
如何预防肝病的发生,打断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怎样治疗这些疾病,一直是医学家研究的目标。近数十年来,经国内外许多医学家的反复实验和探索,发现微量元素硒是许多肝脏疾病的天敌,特别对上述这个可怕的三部曲,有良好的阻断效果。
补硒:治疗肝病的基础措施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病情越重,血硒水平越低。人体血硒浓度排列依次为:肝癌<肝硬化<乙型肝炎<健康人。因此,适量补硒是治疗肝病的一个基础措施。
补硒:减轻肝炎症状
病毒(包括肝炎病毒)对人类产生危害,有三个基本过程。第一要逃过人体免疫防御进行入侵。第二是催毁人体抗氧化防御造成损伤。第三在人体内繁殖时产生变异,有些变异形成了攻击性更强的新病毒。
当人体缺硒时,上述危害过程会更加厉害,而补硒正是从增强免疫防御、增强抗氧化防御和阻断病毒突变三条防线上抵抗这些病毒。大量研究表明,补硒可以减轻肝炎症状,增强护肝药物治疗效果,并能够阻断肝炎向肝癌发展。
补硒:阻断肝纤维化
肝坏死和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基础。
补硒:预防肝癌
硒最突出的作用是防癌。中国医学科学院经过16年的研究,证实缺硒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说明,在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中,尤其是低硒地区,补硒是可以预防肝癌的。
补硒护肝为何首选沙棘?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所有微量元素中,硒是抗癌明星。缺硒,不仅会引发癌症,而且还会引发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的功能有很多,如硒具有强烈的抗氧化能力;硒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能有效保护肝脏;硒可清除机体内的氢过氧化物,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硒能防治白内障和糖尿病;硒还能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形成。总之,硒是功能最全的微量元素。值得一提的是,硒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因为硒能刺激人体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具有调节并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使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普遍得到提高。硒在沙棘植物中的含量远高于其他植物,每100克食物中,猪肉含硒10.6μg,鸡蛋含硒15μg,鸭蛋含硒30.7μg,鹅蛋含硒33.6μg,人参含硒15μg,花生含硒13.7μg。每100克沙棘叶片中含硒高达41.89毫克,摄入沙棘食品能有效地补充人体十分需要的硒元素。通常100g沙棘果中含硒约30微克,在水果和蔬菜中,仅次于大蒜和桑葚。但是相比于前两者,沙棘不仅含丰富的硒,还含有铁锌锰等其他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群!正如专家们所说,在补硒的同时还补充了其他营养活性物质,把硒的防癌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一举多得,所以补硒首选沙棘!
保护肝脏用——嗨啡中含有亚油酸、维生素群、胡萝卜素、黄酮、不皂化物、甾类化合物等天然沙棘成分近200种。
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威力巨大,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具有天然的抑制及杀伤作用,可阻断致癌因子,提高癌症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对人体免疫系统有调节和修正作用。科学家正进一步研究,希望从沙棘中提取出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
肝脏细胞完全自我更新的时间:6个月的时间
熬夜工作、烟酒过多成为现代人肝脏健康的杀手,现代人如何养肝护肝变得尤为重要。护肝的关键是,沙棘为肝脏提供充足的七大营养素,才能维持这个肝脏的健康运作。
1、B族维生素,它能加速物质代谢,让它们转化成能量,不仅能给肝脏“加油”,还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进而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在维生素中,和肝脏有较密切关系的是b族维生素。它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这些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怠滞和食欲不振。
2、维生素c和E能起到阻止肝组织老化的作用。
维生素E可以保护肝膜,还有对肝功能来说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不只是蛋白质,维生素也不可或缺.在肝脏内将淀粉转化成糖时它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营养素重新排列,合成新的物质(这称为代谢);另外肝脏还要分解无用的物质和毒素。这些活动主要靠酶,酶在发挥作用时依靠的是维生素。因此当肝脏发生损害时,体内就无法合成维生素了。
3、肝脏喜欢卵磷脂
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若体内胆碱不足,则会影响脂肪代谢,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形成脂肪肝甚至会发炎肿胀。卵磷脂不但可以预防脂肪肝,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同时,磷脂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肝硬化并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4、补硒养肝
5、蛋白质能修复肝脏
6、肝脏爱吃糖
7、维生素A可抗肝癌
肝脏是人体储存维生素的“仓库”。当肝脏受损时,“仓库”储存维生素的能力也会下降。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组织恢复功能,还能帮助化疗病人降低癌症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