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由于气温下降,进入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随着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的不断完善,从2008年以来,流脑疫苗成为了基础免疫,针对不同脑膜炎双球菌类型,适龄儿童普遍接种了A群和A+C群流脑疫苗,我国发生儿童流脑病例越来越少。但进入冬春季后,仍有散在病例发生,这就需要儿童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多加关注,了解流脑的相关信息和预防知识,发现有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流脑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流脑病人初期表现为低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等。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婴幼儿病情更为凶险。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以14岁以下年龄、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今年冬春气候变化不定,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因此,一旦儿童出现发热伴头痛、咽痛、咳嗽等类似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要及时接种流脑疫苗;不去或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特别不要带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居室要开窗通风,并经常用过氧乙酸等消毒;要养成个人良好的健康行为,勤晒衣被勤洗手,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经常锻炼身体;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预防流脑。
磺胺类药属广谱抗菌药,磺胺嘧啶(不包括该类药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的适应症为:1.敏感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和预防。2.与甲氧苄啶合用可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等。
健客价: ¥119磺胺类药属广谱抗菌药,但由于目前许多临床常见病原菌对该类药物耐药故仅用于敏感细菌及其他敏感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磺胺嘧啶(不包括该类药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的适应症为:1.敏感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和预防。2.与甲氧苄啶合用可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3.星形奴卡菌病。4.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治疗的辅助用药。5.为治疗沙眼衣原
健客价: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