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概述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的概述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2017-09-11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特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大多数症状轻微,预后好,但少数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凶险,特别是EV71感染引起的,死亡率较高。
  手足口病的概述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特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大多数症状轻微,预后好,但少数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凶险,特别是EV71感染引起的,死亡率较高。

  一般病例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表现为低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随后,手足口及臀部出现皮疹,大多是手心先有皮疹。由于多数HFMD患儿为轻型,具有自限性,因此临床上多对症处理即可。但正是由于重症病例识别困难、病情变化迅速,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我们应该特别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称为重症HFMD,死亡率极高。因此,无论临床上还是发表的文献中,均主要集中关注重症HFMD例。

  儿科蜡笔小新此前在医学界儿科所发的《重症手足口病的死亡预警信号》文章认为,对于EV71引起的重症HFMD来说,具有神经系统定位意义的症状相对于基础生命体征来说,更具有早期死亡预警作用!!如果仅关注患儿的基础生命体征,而没有早期对有死亡预警作用的神经系统体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极有可能导致诊治延误。文章对出现不同的死亡预警信号时间和对应干预措施进行论述。其后,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预警“关口前移”》一文中对为何神经系统定位意义的症状比基础生命体征更有死亡预警作用和如何将重症手足口死亡预警“关口前移”进行深入阐述。文章还指出,病微生物如果仅攻击脑干,大脑未受累及,患儿可以神志清晰;心肺未受影响,其功能判断亦为“正常”,临床粗略判断的“基础生命指征平稳”可能是假象!因此,在基础生命体征出现变化后病情常常急转直下,如果能在基础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前察觉脑干受累症状和体征,及时给予干预或许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上述文章核心观点主要基于2011年专家共识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杨思达为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

  尽管不少读者认为上述2篇文章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但也有读者反应上述预警信号在临床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对于年轻医生而言。因此,本文拟进一步总结重症手足口的临床特点,以期对重症HFMD早期诊断和及时抢救。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在流行病学方面,HFMD全年均可发病,每年的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多见,而重症HFMD大多数年龄小于3岁。HFMD潜伏期一般在3-7天,多数患儿起病突然,约半数患儿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有发热,多数为低热,在38℃左右,而重症HFMD可出现持续性超高热。绝大多数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几乎所有重症病例均在发病5天内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和预警信号。(记忆总结为“流行病学4个5”:5月份高发期,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约5天,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前5天出现)。

  在病原学方面,王善昌等回顾性分析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HFMD5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病原检测显示82.5%为肠道病毒71性阳性(EV71),9.3%为柯萨奇病毒A组;张玉榕等分析179例重症HFMD,其中EV71感染者为81.1%(145/179)。目前国内报道是HFMD死亡病例的绝大多数由EV71感染引起。总之,绝大多数累及神经系统等重症病例为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而其中的死亡病例中绝大多数为EV71。事实上,EV71被认为是继脊髓灰质炎病毒后最值得重视的嗜神经性肠道病毒,感染后的病例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的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