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五岁以下宝宝的急性传染病,致病原因主要是肠道内的各种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每年4-9月是高发期,家长应多注意。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另外,手足口病患儿应该如何护理?
绝大多数被感染的宝宝会在1—2周内痊愈,家长不用过于忧心,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宝宝出现比较危险的状况,如患上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
其实,手足口病并不是小朋友特有的,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入侵,但是由于成人的抵抗力比较强,且绝大部分人在受到隐形感染时已获得了相应抗体,所以很少有大人会表现出显性感染的症状(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机率为显性感染的100倍左右)。而小孩子则恰恰相反,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很高。
手足口病的症状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个病的名称上可以找线索去看什么表现:手足口,手、足、口腔里面出现孤立的一个一个的小疱疹一些的东西。有的患者仅仅是出现一些疱疹,经过几天你可能就好了。但是其中一部分患者会病情加重,会出现发热,发热加上手足口疱疹,这是手足口病最最典型的一个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开始阶段孩子会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应早期识别,及时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