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 为什么婴幼儿是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 为什么婴幼儿是易感人群

2017-08-30 来源:潘老师育儿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病毒是一组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这些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4、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是造成手足口病传播的原因之一

  5、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能发生经口的感染,但未得到证实

  6、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可通过咽部和粪便排出病毒,其他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通过鼻腔、口腔等途径而感染

  手足口病病毒是一组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这些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此外,还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手足口病患者是由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

  每千名患者中可能出现一名重症患者,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为什么婴幼儿是易感人群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由于可造成手足口病的病毒侵袭性决定的,所以防病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4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数85%~95%。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本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差、卫生习惯不良、传播机会多造成的。

  6个月至3岁,母体不再提供抗体,是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不全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极易生病,且肠胃功能脆弱,很容易出现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