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孩子。症状通常有发热、嗓子痛、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有的孩子还会有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病过程
通常,宝宝感染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后,会有2~7天潜伏期,然后才发病。病程大概要经历10天以上。
第1~2天(初发期):发病早期,宝宝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发热。
第3~5天(症状高峰期):这一阶段会出现剧烈的口腔疼痛、手脚出皮疹,宝宝也会因为口腔很疼、皮疹瘙痒而性情暴躁、入睡困难、明显厌食等。
第6~10天(恢复期):后期阶段,基本退热,食欲逐渐恢复,手足皮疹渐渐褪色、脱皮,严重的会出现手指、脚趾末端脱甲。
早期护理
1.休息充足:让宝宝待在空气流通的阴凉室内,尽可能多休息,补充体力。
2.适当服用退热药:体温≥38.5℃,并伴有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等)的宝宝,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强调:服用退热药主要是为了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而不是维持正常体温。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相应地,如果宝宝发热时无明显不适,就不用急着吃退热药。只要松开衣服,喝水,继续观察即可。
3.鼓励进食:食欲不振的宝宝,要鼓励进食,但不要强迫进食。少量多餐,吃清淡、易消化、品种单一的食物。
中期护理
1.口腔疼痛:剧烈疼痛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厌食等,这时可求助于布洛芬。说明:布洛芬是抗炎镇痛类药物,镇痛作用是首要的,其次才是退热。如果宝宝疼痛难忍,吃药后暂时缓解,能让宝宝睡个好觉,有食欲吃东西。具体怎样用药,在什么情况下用药,要咨询儿科医生。
2.饮食:这一阶段的孩子嘴巴太痛,往往会厌食,甚至拒绝吃东西。建议给孩子吃流质、半流质的可口食物,如常温果汁、蔬菜粥、肉粥、肉汤等。饭菜、包子等病好了再吃。不要给孩子吃过热的东西,食物凉一凉再吃。口腔温度低一些,能够缓解疼痛感。
3.皮疹不适:手足口病的皮疹,一般会有轻微的瘙痒或疼痛,可以拿冷毛巾轻轻按摩皮疹,缓解不适。也可以鼓励宝宝勤洗手,凉水冲刷能减轻不适。尽量不要让宝宝挠抓,以免造成皮肤破损、感染。
后期护理
1.避免传染他人:手足口病宝宝即使症状消失,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有传染性,所以不要带宝宝去公共场所,“误伤”他人就不好了。宝宝身体完全复原前,在家里或空气质量好的户外稍微活动就行。不建议剧烈活动,或匆忙返回幼儿园。
2.饮食:这时宝宝需要有营养、热量高、易消化的食物,把生病时丢掉的营养补回来。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