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毒活疫苗你了解多少?
减毒活疫苗就是通过人工的技术使病原微生物(如细菌或病毒)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繁殖能力和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也就是说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并未完全被杀掉,还存在一点毒性。受种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后,相当于经历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由于疫苗中病毒毒性很低,不会引起发病,但可刺激机体产生抵御疾病的免疫力。
减毒活疫苗的优点是产生的免疫力较为稳固,作用时间较长。目前常用的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麻风减毒活疫苗、麻腮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等。
由于减毒活疫苗仍保留有一定的毒力,病毒可以在接种者的体内增殖,长时间和机体细胞发生作用,诱导较强的免疫力,据此感染机理,除一般接种禁忌,还具有以下特殊禁忌:
1、禁忌接种于有免疫缺陷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由于免疫缺陷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其自身的免疫力缺乏或不足,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不但没有免疫作用,反而会感染病毒导致瘫痪或死亡等严重后果。此类人群如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患者、脾切除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烷化剂)或抗代谢药物治疗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放射治疗者。
由于目前许多免疫缺陷病无法早期诊断和筛查,因此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患有肛周脓肿、经常腹泻、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宝宝,也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谨慎,应严格掌握禁忌症。
特别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对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肛周脓肿等免疫功能异常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待该婴儿持有关医院出具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检查合格报告后再行接种。同时在进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2次和第3次接种前,家长应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有无发热、腹泻、严重哭闹、双下肢肌无力等症状表现,如出现上述症状须暂停接种,待进一步查明原因后再行决定是否接种。
针对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可能性的宝宝,家长也可以按“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注射型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的差别在于疫苗中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在体内不能增殖。灭活疫苗由完整的病毒组成,使其致病性丧失或减弱,但是仍然保持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免疫原性。接种后病毒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达到保护作用。
2、禁忌接种于孕妇尤其是怀孕后前三个月的孕妇
胚胎对外界因素最敏感,孕妇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特别孕期的前3个月是胚胎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形成头颅、面部、四肢、内脏的过程。假如在这个时期受到外来影响,包括环境、药物及病毒感染,胎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不发育或向异常方向发育。
比如唇的吻合是在受精卵的第36天,在此之前如受到刺激,就有可能发生唇腭裂。心脏在受精卵26~27天开始发育,如在这一期间受外影响,有可能使心脏发育缺陷等等。其次妊娠早期,由于胎盘尚未完全形成,其屏障功能发育不够完善,侵入母体的病毒容易进入胎体。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胎儿感染的风险,孕妇应禁忌接种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