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梅毒 > 眼睛也可能感染梅毒 详解诱发梅毒的四个病因

眼睛也可能感染梅毒 详解诱发梅毒的四个病因

2017-01-2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眼睛也可能感染梅毒,详解诱发梅毒的四个病因,梅毒病原体叫梅毒螺旋体,对人体泌尿生殖器官的皮肤黏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只要有极细微的破损,它就可以乘机钻进去而致病。

  一说到梅毒,大家都知道是性病,以为受害的部位肯定是性器官。其实不然,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梅毒甚至可以侵犯眼部,引起各种眼部病变。如果你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又出现了眼部疾病,在就医时应坦诚相告,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以免贻误了治疗时机。

  不洁性生活可致眼梅毒

  梅毒病原体叫梅毒螺旋体,对人体泌尿生殖器官的皮肤黏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只要有极细微的破损,它就可以乘机钻进去而致病。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其95%以上。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乳汁中,因此,除性接触直接传染外,还可能通过接吻、哺乳、握手、输血和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和日常用品造成传播。患者年龄分布很广,从婴幼儿到成年人,甚至高龄老人患病也屡有所见。

  据报道,广东今年梅毒发病的特点是以隐性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大多是在体检、婚检、献血前检查、手术前检查发现的。隐性梅毒的可恶之处就是没有症状,患者并不知道自身患病,但是有传染性,越是早期传染性越强,几年后会发展为晚期的三期梅毒。黄仲委介绍,很多人印象中,梅毒只发病于性器官,其实不然,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甚至眼部都可能被梅毒侵犯!

  双眼受累,视力受损

  黄仲委主任曾接诊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因为症状较重的葡萄膜炎住院。老人身材高大,丧偶,是位工程师,退休后应聘到外地工作。医生按常规询问,老人否认有风湿、结核等葡萄膜发炎的常见因素。在专科治疗的同时,医生给他做了梅毒血清检查,果然是阳性!追问病史,老人对自己患上梅毒很愕然,但承认在外地工作期间,曾有不洁性生活史。这显然是隐性梅毒患者。

  据了解,梅毒的各型各期均可发生眼部病变,常双眼受累,比较常见的有角膜基质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其中,葡萄膜炎多发生在感染梅毒6周以后;眼睑或结膜下疳在梅毒一期就可以发生;泪囊炎多发生于梅毒在二期;巩膜炎较多在梅毒二期或三期发病。梅毒三期可侵犯眼运动神经、视神经等,表现为上睑下垂、斜视、瞳孔大小不一、视神经萎缩等。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脐带血传播,引起婴儿先天性梅毒性眼病。

  早期正确治疗,眼梅毒可治愈

  黄仲委提醒,如果知道自己患有梅毒,或有过不洁性生活史,而眼部出现疾病后,就医时应该主动把病史告知医生,避免让治疗走弯路。

  眼梅毒临床表现根据传染途径、部位而不同,只要能早期做出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是有可能治愈的。对眼梅毒的治疗,应该以积极治疗梅毒为前提,争取血清阴转率早日真正实现,这样,眼科治疗的效果才能巩固,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或控制的目的。梅毒的治疗不要误信江湖术士,青霉素是杀灭梅毒螺旋体的有效药物,要及时、正规、足量、持续给药,才能避免病情反复。

  梅毒性眼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内衣裤、毛巾、被褥等要单独使用,经常煮沸消毒。要注意公共道德,沾有眼分泌物的纸巾不要乱丢。梅毒患者的亲密接触者也应做血清学检查,以排除被传染的可能。

  梅毒是一种传染病,很多都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主要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梅毒的传染性极强,尤其是在早期。那么诱发梅毒的病因有哪些呢?

  一、不洁性生活

  不洁的性生活中是导致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临床上95%以上的梅毒患者都是通过不洁性生活而感染梅毒的。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早期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

  二、通过母体传播

  梅毒也可以是母体传播,一般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也可通过产道将梅毒传染给新生儿。胎儿宫内感染梅毒,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产道感染梅毒可引起新生儿梅毒。

  三、外伤感染

  梅毒螺旋体可经过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经过数日的潜伏期后,病菌繁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病。因此,要谨慎对待破裂的伤口。

  四、自身免疫力低下

  除了通过性接触传播外,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非性接触也会传染梅毒,包括接触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温馨提醒:梅毒的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性接触的传染性极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远离传染源。一旦怀疑自己感染梅毒时,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切不可病急乱投医、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久治不愈的后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