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部长李铁钢透露,今年以来广州市已报告发现21例登革热输入病例(纳入广州统计的有13例),此次首两例本地病例的确诊,表明广州已出现本地登革热传播疫情。
据李铁钢介绍,经调查,6月10日和12日出现今年首两例广州本地登革热感染病例,均非重症病例。据悉,这两个本地病例感染的都属于1型登革热病毒。两位患者均因高热去看病,医生在常规排查时发现的。其中一名患者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另一名在家隔离,接受随访跟踪治疗。这两例患者共同活动地方均在越秀区六榕街,出现的空间距离比较近,而且基本是同期发病,所以倾向于认为是同源暴露(感染)的可能性大一点。目前两个病例基本上都过了传染期。
李铁钢指出,六榕街处于广州市的老城区,人口比较密,楼宇分布也较复杂,前期监测发现该处蚊媒密度确实相对比较活跃。上周(6月6日到12日)监测结果显示,越秀六榕街未达到蚊媒防控要求水平,仍存在低度传播风险。
去年起加大蚊媒密度监测施行每周通报一次
去年广州首个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在4月份就出现了,相比之下,今年全市的首个本地感染病例最近才出现,比去年晚了2个月,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广州的登革热疫情趋缓?对此,李铁钢说,从目前的情况仍难判断广州今年的登革热疫情是否趋缓还是严峻,但从国际上来看,特别是东南亚等地,目前登革热的报告病例还是比较多。广州市疾控中心也一直对此进行持续关注和风险评估。
夏季是广州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监测结果均显示,目前白纹伊蚊进入繁殖的高峰期,易发生蚊媒传播传染病。
为了遏制登革热、寨卡、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近年来广州市已经出台了详细的控制手段和措施。据介绍,依照2014年印发的《广州市蚊媒密度分级响应工作指引(试行)》,蚊媒密度分为四级,从低到高依次为0级(无风险)、一级(低度风险)、二级(中度风险)和三级(高度风险),由各区疾控中心汇总各街镇监测数据,经市疾控中心确认密度分级,每月5日前在市疾控中心网站发布;根据通报的蚊媒密度分级数据,市、区政府及街道办(镇政府)和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蚊媒控制行动,直至疾控中心评估降到无风险水平才能解除风险警戒。广州每年蚊媒监测一般在4月份开始启动,从去年起加大了监测和通报力度,施行了每周监测通报一次。
对于蚊媒传染病,只要将蚊媒密度降低到一定的安全水平,都可以把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除了政府部门在大环境中组织杀灭成蚊、清除不洁积水之外,预防蚊媒传染病更需要家庭和个人积极配合,搞好家中和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卫生。
广州市卫计委昨天通报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情况,介绍6月6日到12日全市共74个监测点开展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情况。
广州市卫计委提醒:
雨季来临,蚊子增多,请大家行动起来,清积水、灭蚊虫、预防登革热:
1.建议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2.清除室内外各种积水容器,花盆托盘不积水,种养的水生植物至少每5天要换水冲洗一次;
3.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长裤;
4.适当使用驱蚊剂和杀虫剂灭蚊;
5.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传染。
登革热的症状
登革热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病死率极低。
登革热的主要特征是突发高热,患儿在24小时内体温可高达40℃。在高热的同时,有头痛、眼球后疼痛、全身肌肉疼痛、骨骼和关节疼痛等症状。有的患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且可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皮疹:子病程3-6天出现,可为斑臣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等。同一患者可见不同形态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3-4天。
出血:约25%一50%的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跪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5-8天。
其他:约1/4病例有肝肿大,黄疽不多见。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1.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2。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3.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4.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5.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清热解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发烧怕冷,咳嗽音哑,咽喉干痛。
健客价: ¥13持久润滑,保湿水润。
健客价: ¥35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健客价: ¥11.5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健客价: ¥11.5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健客价: ¥28在正确使用下,可降低感染艾滋病或其它性病的传播,例如:衣原体、生殖道疱疹、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
健客价: ¥49夏桑菊颗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复方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十滴水:健胃,祛暑。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健客价: ¥17.89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健客价: ¥9清热解表,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咳嗽。
健客价: ¥15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健客价: ¥12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8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喉痹,痄腮,湿热泄泻等
健客价: ¥16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用于胃酸过多。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健客价: ¥15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健客价: ¥26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健客价: ¥16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健客价: ¥7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健客价: ¥9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病患。
健客价: ¥19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
健客价: ¥10.3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9.13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
健客价: ¥10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喉痹,乳蛾,目痛,牙痛及痈肿疮疖等症。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目痛,牙痛及痈肿疮疖。
健客价: ¥9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
健客价: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