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传染病新闻 > 广东疾控:随气温回升寨卡病毒传播风险将上升

广东疾控:随气温回升寨卡病毒传播风险将上升

2016-02-17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内地出现的两例寨卡病毒输入病例均由广东口岸入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对此表示,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地区传播呈上升态势,而广东与美洲国家劳务合作密切,广东可能会继续出现输入病例。随着气温回升,传播风险也上升。

  专家称,寨卡病毒感染者大多症状轻微,只有约20%发病,截至目前未发现死亡病例。但由于存在与婴儿小头畸形的关联,当前主要风险人群在孕妇尤其是孕早期(1至3月)的孕妇,因此,孕妇尤需防蚊虫叮咬。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称,广东与南美地区交流较为频繁,不少广东人都在南美寨卡病毒流行区居住、经商和务工等。

  “由于南美地区的官方语言主要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而大多数由内地前去务工的人群往往与当地语言不通,也看不懂相关的疫情提示,具有相当的潜在风险。”副主任提醒,如果民众有亲友在南美疫情流行地区工作或生活,内地亲友应主动告知相关疫情知识。

  感染寨卡病毒啥症状?

  发热皮疹浑身乏力

  “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约3~7天后发病。”陕西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绝大多数人症状很轻,出现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等症状,持续2~7天后自愈。近期有研究表明,该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目前省疾控中心将继续做好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输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开春后在白纹伊蚊密度大的地区指导开展蚊虫防制工作,缓解夏季的防控压力。

  咋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避免蚊虫叮咬

  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省疾控中心专家提示,公众要注意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加以覆盖。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寨卡”在中国扩散风险极低

  1947年,寨卡病毒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分离出来,5年后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也分离到了相同的病毒。2015年之前,寨卡病毒病主要在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岛国中发生。2015年之后,美洲多个国家相继报告了感染病例。目前,该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均有流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出血热室主任认为,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也都偏低,蚊媒活动较少。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