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先生半年前和几个朋友去外地玩时,和一个女孩发生了关系。3个月前,他突然出现感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来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时,他猛然想起自己的那次行为,吓得立刻去做了HIV抗体筛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可随后他又多次出现感冒症状,为此忧心忡忡,3个月内整整瘦了50斤。最后,在市疾控中心进行了确诊,他并没有感染上艾滋病毒。
医院检验科主任介绍,艾滋病急性期的确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患者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体重下降,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皮疹等。部分患者在感染HIV一周后至6周内出现以上症状,一般持续2周左右可自行消退。
专家称,恐艾症又叫“艾滋病恐惧症”,就是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自己感染艾滋病并有强迫症状,恐艾症的患者大多是有过不洁性行为的人。
专家提醒,每个人都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常识,不要因性开放而将自身健康置于一旁。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要在2到6周的窗口期过后,及时检测艾滋病抗体。
如何克服恐艾症?
1、相信科学检测: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的担心和猜疑。
2、不要相信症状: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hiv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hiv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hiv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hiv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我们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到心灵家园的朋友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所以,千万不要相信症状。
3、尝试转移注意力: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后不治而愈!
如何正确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应禁止HIV抗体阳性者献血及提供其它体液。应告诉患艾滋病的妇女,不要口对口给婴儿喂食;月经期应特别处理好经血,不得使之污染他物;性生活时要采用避孕套,以防感染他人。同时,尽量说服病人不要怀孕,因为怀孕期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后代。
病人的性伴侣、配偶要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对抗体阳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员,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
总之,艾滋病虽是不治之症,但可以预防。最要紧的是要遵守政府法令,遵守性道德,特别要注意非法黑血站--再贫穷也不能去卖血,再紧急也不能输用可能污染HIV的血,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若有艾滋病感染可疑时,你可以到各地医学科研机构,大医院,省、市级防疫机构接受检查;一次抽血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没有传染上艾滋病,应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