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传染病新闻 > 潮州登革热疫情已有效控制 连续十余日新增病例个位数

潮州登革热疫情已有效控制 连续十余日新增病例个位数

2015-11-02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潮州登革热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10月31日,潮州新增报告登革热病例仅为1例,自10月20日以来,潮州每天新增病例均为个位数,呈现多点零星散发的特点,大部分地区布雷图指数已降至安全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卫生计生部门和基层同志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节假日期间仍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尽最大努力控制疫情蔓延。

  疫情发生后,潮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对登革热防控工作进行再分析再研判和再动员再部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其作为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各县区、镇街、村居干部职工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进村入户宣传发动群众,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号召,配合基层干部开展工作,主动参与到“清积水、灭蚊虫”的行动中来,登革热防控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形成全社会防控的良好局面,有效逆转了疫情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潮州市疾控中心主任介绍,近日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显示,潮州除个别监测点存在低传播风险外,全市没有高、中传播风险点,绝大多数监测点布雷图指数符合防控要求,成蚊密度已明显下降,城市环境卫生也大有改善。目前已经入秋,气候条件将限制伊蚊的活动和繁殖,因此不存在登革热大范围传播的风险。

  潮州登革热防控专家组认为,虽然当前新增病例逐步减少,疫情大范围传播的危险因素已经消除,但防控工作不可松懈。各级政府要继续把登革热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抓好,以防疫情反弹,造成局部爆发。建议各县区继续开展每周1次全面喷药灭蚊行动,希望广大群众主动做好居家积水清理和杀灭室内蚊虫,确保至11月底,潮州蚊媒密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主要由一种名叫白纹伊蚊的蚊子(广东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四个血清型。该病流行季节为夏秋季(即每年的5-10月份),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容易出现暴发流行,目前无预防针和药物可以预防。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经5-8天的潜伏期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包括头痛、骨痛、肌肉痛或关节痛),绝大多数病例于发病后3-6天有皮疹出现。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病情恶化可造成死亡。

  预防:

  一、预防登革热要处理孳生地、消灭蚊蚴:

  1、疏通沟渠、下水道,防止积水,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2、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摧毁白纹伊蚊孳生地。

  二、预防登革热要杀灭成蚊:在住宅、办公室、医院等及其他公共场所可采用药物杀灭成蚊。目前可采用下列几种:

  1、敌敌畏: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速效,迅速杀死成蚊。对人畜有毒性。使用时须小心,注意安全。

  2、三氯杀虫酯(7504):对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见效慢,但保持时间长,7~10天仍有效。可与敌敌畏混合使用,比例为4:1或3:1,其优点是速效且持续时间长。

  3、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类:其制剂有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等,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特点是杀虫效果强,对人畜毒性低。

  4、溴氰菊酯:属于触杀药(即接触中毒)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杀虫作用强,对人畜毒性低。

  三、预防登革热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

  1、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亦可用防蚊油涂搽暴露皮肤,室内可点燃蚊香。

  2、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3、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四、预防登革热要隔断人为传染:一旦有病人发生,要早就诊,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向周围健康人群传播,病人在起病日算起应隔离防蚊叮咬5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