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介绍,2014年全国有25个省份共报告病例924例,与2007年高峰3300例相比下降了72%。2015年的疫情进一步下降,前8个月比去年同期下降约7.2%。目前,疫情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次为华北地区,报告发病数排前10位的省区依次为广西(121例)、广东(85例)、河南(78例)、云南(73例)和贵州(70例)、湖南(65例)、河北(56例)、四川(45例)、山西(43例)、湖北(41例),占全国报告发病总数的73%。
研究员介绍,2006年,原卫生部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后,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的规范性和可及性有很大提高。监测资料显示,我国聚集性狂犬病疫点的数量、持续时间和波及人数从2006年以来逐年减少。另外,中央转移支付狂犬病防治项目对于狂犬病高流行省份开展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资金保障,项目覆盖的高发省份疫情均呈下降趋势。部分地区实施新农合等报销补助提高了可支付性,加强了狂犬病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生物制品生产单位为我国暴露后预防处置提供了充足的现代疫苗保障。
研究员介绍,2006年,农业部发布《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修订)》,规定了动物狂犬病的诊断、监测、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与控制。监测资料显示,犬间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有一定提高。另外,媒体及各类专业机构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争取早日实现2020年消除狂犬病的目标。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治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1-3个月,得了狂犬病后,典型的症状是怕水、怕光、怕风、狂躁等,最后通常死于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目前,狂犬病的致死率几乎是100%。
什么是狂犬病?典型症状有哪些?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恐水,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即使口极渴也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和年龄、个人体质、伤口部位深浅等因素有关。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多数为1-2个月,15%发生在3个月以后。发病时间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感染病毒的数量而异。
被狗咬伤如何处理
用20%的肥皂水彻底冲洗15分钟
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
用无菌纱布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
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清洁剂
尽快到医疗机构进一步处理伤口,并及时接种疫苗。
已经打过狂犬疫苗,但不幸又被咬伤,还要再打吗?
专家表示,如果半年内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再次被咬伤后无需打疫苗。如果是半年以上到一年以内打过疫苗,需要再接种两剂次疫苗。过去一年至三年内打过疫苗后又被咬伤的患者,需要再打三针。如果接种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建议再次全程接种。
应对狂犬病把好预防关
专家建议,宠物喂养者应定期为宠物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疫苗,文明饲养;外出时系上狗链,既避免伤及路人,又可以控制其不与来源不明的流浪动物接触;不接触、收养来历不明的流浪犬、猫等动物。家长应教育并照管好儿童,不要因好奇而激惹犬、猫等动物,以免被抓伤或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