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经济严重依赖旅游业,2013年接待游客人数逾百万,今年的目标是实现接待游客人数创纪录。但目前看来这或许是白日做梦。坦桑尼亚酒店业协会称,今年业务下滑30至40%,预定业务下降50%。
邻国肯尼亚也受到影响。该国旅游业本就受到伊斯兰武装分子一连串袭击的冲击,埃博拉更是雪上加霜。
埃博拉已经造成大约50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在西非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以及其他东非国家尚未出现一例埃博拉病例。
一些东非国家已经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游客采取了限制措施。
肯尼亚航空公司8月暂停了来往蒙罗维亚和弗里敦的航班。肯尼亚此前被宣布为“高风险”地区,因为内罗毕是非洲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一些欧洲航空公司仍有飞往西非疫区的航班。
“我们同情西非的兄弟姐妹们。但我们这里并未出现埃博拉,我们会尽全力确保坦桑尼亚不发生疫情,”坦桑尼亚酒店业协会执行长说,“非洲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陆。”
不过,并非所有游客都对非洲避而远之。在蒙巴萨附近的萨罗瓦白沙海滩度假村,44岁的伦敦游客阿普里尔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表示:“我们当然在来前咨询过肯尼亚的情况,因为国内对该国情况的报道不是很好,而且我们也想确定。”
埃博拉(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预防措施
1.疑似病例应该与其它病人隔离开来并且执行严格的隔离看护,疑似病例的监测应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
2.和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包括没有穿隔离衣与病人或着被病人污染的器械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应该被严格监测,如一天测两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3℃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
3.静脉输液以及处理、分泌物、导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险的操作应该在严格隔离保护条件下进行。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有自己的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复使用除非已消毒。
4.及时清理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防止被人接触。因为这些物质中有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具有极高的生物危险性。
5.死于埃博拉出血热的人应立即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