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37岁乙肝孕妇冒死成都产下一女婴儿无感染迹象

37岁乙肝孕妇冒死成都产下一女婴儿无感染迹象

2014-10-28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生儿育女是每个女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也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但对于6天前剖宫产下一女的艾英来说,怀孕和生产却几乎使她付出生命代价,因为她不但是一名37岁的高龄产妇,更是多年的乙肝重症患者。

  20年前的高考体检中,艾英被查出乙肝大三阳,多年来坚持保肝治疗,但病情还是一点点恶化。6年前,她被查出肝硬化晚期,2年前还因为肝硬化导致的脾功能亢进,在医院接受了脾切除手术。

  今年2月,艾英发现自己怀孕了。尽管理智告诉她“不行”,但她和丈夫决定留下肚子里这个小生命。但医院的诊断结果给夫妻俩浇了冷水,认为胎儿的生长会给艾英的身体造成严重的负担,再加上她是高龄孕妇,妊娠的风险太高,均建议她终止妊娠。“每听到一个医生说不行,我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一分。”尽管失望,但艾英还是没有死心。

  尽管也认为风险很大,但看着这对已不再年轻的夫妻渴望孩子的眼神,心肝病科主任医师还是决定帮助他们。但像艾英集重症肝硬化、脾脏切除和高龄产妇等多重妊娠高危因素为一身的病例,医院也是首次遇到。“我们找来了内科、眼科、重症监护室、肝病科和麻醉科的所有主任来会诊,讨论了好几天才定下手术方案。”妇产科主任表示,当时手术室内所有人都严阵以待,由于孩子属于早产,医院还专门联系了救护车。“后手术顺利得出奇,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女婴体重6斤多,可以说十分健康。”出生后医生立即对婴儿进行了检查,艾英孕期的肝炎阻断治疗十分成功,孩子没有感染的迹象。

  乙肝的传播途径

  1、经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器针头及针炙、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纹身、纹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

  2、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有40%-5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有90%-10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

  3、性接触传播:男女性生活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

  4、密切接触传播:家庭日常生活可造成传播的情况主要有:HBsAg阳性人的创伤出血、月经血、痔疮血污染家庭环境;与HBsAg阳性人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HBsAg阳性人同乳幼儿密切接触,尤其是口喂小儿。

  乙肝的预防措施:

  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婴传播,就可以使我国乙肝表面抗携带者人数减少1/3。目前全国有1.2亿多表面抗原携带者。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如果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2个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仅用75%酒精浸泡,擦抹是杀灭不了乙肝病毒的。

  及时隔离、治疗病人。乙肝病人隔离期要比甲肝病人隔离期长。

  防止乙肝经“口-粪”途径传播的要点与甲肝基本相同。

  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