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以临床为导向 戊型肝炎四项科研成果

以临床为导向 戊型肝炎四项科研成果

2018-09-13 来源:国际肝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300万HEV感染病例,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发生和流行。

编者按:第53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期间,我国学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赵景民教授团队的四项研究成果被大会收录,一项入选口头发言(摘要号:PS-116),另三项以壁报形式展示(摘要号:SAT-326、SAT-327和SAT-328)。王艺瑾博士代表团队完成口头报告,并获“EASL青年研究者奖”。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300万HEV感染病例,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发生和流行。近年来我国戊型肝炎发病率呈明显增加。但目前临床中没有稳定且广泛应用的戊型肝炎疫苗,也没有国际通用的标准抗戊型肝炎治疗药物。另外,HEV在器官移植患者中极易发展为慢性肝炎,除机体免疫抑制外,HEV持续复制和感染的机制尚不清楚。

王艺瑾博士此次会上交流的研究发现,HEV感染患者中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DNA拷贝数较没有HEV感染的患者均有改变,而这种以线粒体动力学异常为表型的线粒体损伤又与肝功能异常和患者临床症状相关。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到了同样的结果,不论电转HEV的基因组RNA进入细胞,或是利用有感染性的HEV病毒颗粒感染细胞,均观察到线粒体动力学改变。

为进一步验证HEV引起这种线粒体损伤的意义,研究者通过基因敲减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基因使得HEV感染不再引起线粒体变化后,发现HEV复制被抑制,说明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可能是HEV逃逸宿主免疫从而持续复制的策略。同样,研究发现HEV感染诱导线粒体DNA拷贝数减少也是促进其持续复制的机制。

这种线粒体特征的改变可为戊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是未来研究戊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靶点。

王艺瑾博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王艺瑾博士荣获“EASL青年研究者奖”

“非常感谢EASL授予我青年研究者奖,此次入选口头发言的是一项基础、转化和临床相结合的戊型肝炎领域研究”,王艺瑾博士在接受《国际肝病》记者采访时介绍到。

虽然戊型肝炎不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流行,也并非病毒型肝炎的临床研究热点,但仍有很多临床问题值得探索。“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和更全面,能够切实解决部分患者的临床问题,那这也是一种成功,我想这可能是此次获奖的一个原因。”

给青年学者们的一点建议:

“我非常希望中国的年轻医师和科研人员们能够有机会参加国际顶级会议,不仅可以了解最前沿的研究进展,而且有机会与同领域的顶级专家进行交流。这对青年学者而言,无论是在科研思维和临床思维上,还是具体实验技术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如果有口头报告或壁报入选大会交流就更好了,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方式,一方面提升中国在肝病研究领域的声誉,另一方面获得更多研究上的反馈和合作机会,这将给青年学者们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